谁发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7 04:42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2-26 12:08
谁发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2-26 12:56
在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活史中,细胞除进行数次有丝分裂外,还要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使其染色体数目由二倍体(2n)变为单倍体(n)。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形成前的某一时期,所以雌雄配子的核都是单倍的。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又成为二倍的。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形成配子之前。在雄性个体的精细管中,每个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分化成为精子。在雌性个体的卵巢中,卵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和苔藓植物的生活史都由孢子体和配子体世代组成,减数分裂发生在孢子体世代的末尾。在被子植物的雄蕊花药中,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小孢子经有丝分裂发育成雄配子体。雌蕊子房中的大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大孢子经有丝分裂发育成雌配子体。藻类和菌类进行减数分裂的时期依物种的不同而有多种情况。极端特殊情况见于水绵和衣藻,它们的配子结合(受精)形成合子,合子的第一次分裂就是减数分裂
染色体的发现
由于细胞学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直接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从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之以来,人们相继发现了细胞里的原生质,发现了体积约为细胞十分之一的细胞核,发现一切细胞都是细胞分裂自生的。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了细胞中的染色体,又发现用碱性苯胺染料可让透明的细胞核内的微粒物质染色,从而观察细胞分裂全过程。并得出结论:“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准确均等地分装和分配。”
他用这种方法看到了细胞分裂的全过程:微粒状的染色质先聚集成丝状,再分成数目相同的两半,形成两个细胞核,生成两个细胞。因此,弗莱明把细胞分裂叫做有丝分裂。1888年,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称聚集的染色质为“染色体”,一直沿用至今。人们还发现,每种动植物的细胞里都有特定数目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染色体数目先增加一倍,因而有丝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母细胞数目一样多的染色体;而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每个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染色体的发现
由于细胞学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直接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从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之以来,人们相继发现了细胞里的原生质,发现了体积约为细胞十分之一的细胞核,发现一切细胞都是细胞分裂自生的。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了细胞中的染色体,又发现用碱性苯胺染料可让透明的细胞核内的微粒物质染色,从而观察细胞分裂全过程。并得出结论:“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准确均等地分装和分配。”
他用这种方法看到了细胞分裂的全过程:微粒状的染色质先聚集成丝状,再分成数目相同的两半,形成两个细胞核,生成两个细胞。因此,弗莱明把细胞分裂叫做有丝分裂。1888年,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称聚集的染色质为“染色体”,一直沿用至今。人们还发现,每种动植物的细胞里都有特定数目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染色体数目先增加一倍,因而有丝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母细胞数目一样多的染色体;而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每个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1-02-26 13:44
减一间期到减一中期数目不变,减一末期数目减半,减二后期数目加倍,减二末期数目减半。
所以最终结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