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解,而唯有伽叶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弟子顿悟”。终继佛陀大业,这是人的智慧,在不完整的空白中,窥视了人间的真谛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佛陀拈花示众........................啥意思?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12:04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12-28 06:1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12-28 07:15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微笑(估计别的都在默思)。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微笑(估计别的都在默思)。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12-28 08:13
看破,看透人生事实真相,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同样痛苦也不是,这样就能放开了。人生有8苦,生苦,头下脚上来到世间。老苦,青春易失身体逐渐老化不由自主。病苦,不论身体病痛,还是心灵烦恼痛苦,不可避免的伴随人的一生。死苦,不得不去接受引来这样的一天。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苦,五阴织盛苦,(受身体接触,想法影响),太执着注重自身是一切苦的根本。知道了放下执着才能心得自在快乐。就能坦然放下无牵无挂。所以解脱出来得大自在,就能对自己随遇而安,对外随缘教导众生,心中常得清净祥和。与人无争念佛之清净念中。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喜是安乐,舎是自在,修这四种不但可为别人好,同时对自己也会更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