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毛豆腐有什么民俗特点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5:59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1-23 21:25
毛豆腐有什么民俗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23 22:57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菜品特色
  上好的毛豆腐生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一般叫黄山毛豆腐[1] 或者徽州毛豆腐。顾名思义,系以徽州的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现今属黄山市)、婺源(现今属江西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除此之外,简单地烤制或炸制后,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1-24 01:14
毛豆腐有什么特点
  • 2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1-24 00:03
话说“豆腐”熟语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大豆制作豆腐的国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相传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时,广招方术之士烧汞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刘安曾延请八位著名方士在“八公山”燃起炉火,用黄豆磨浆烧开,加盐卤,实验炼丹。结果,丹没炼成,却歪打正着地创制出豆腐。
  豆腐雪白细嫩,滑润鲜美,营养丰富,老少咸宜,被誉为“东方龙脑”“中华名菜”。有关“豆腐”的汉语熟语,数量很多,且带俚俗幽默的口语色彩。例如:讥讽身材矮胖的人,就说他“没有三块豆腐高”;赞扬财务细致清楚,就说“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比喻某人讲话厉害,嘴不饶人,但心肠软,为人善良,就说“刀子嘴,豆腐心”;回答别人问起某件既不光彩,又无可奈何的事,就慨叹说“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等。
  着眼于豆腐制作工艺、工具和特点,也产生出一些熟语,例如:“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指甲事物可制服乙事物,而甲事物却被丙事物制服。“豆腐房的石磨——道道就是多”,“道道”本指磨盘上凿出的沟槽,实际上指有谋略,办法多,点子多。“豆腐房的驴——听喝”,本指拉磨驴服从主人吆喝,后为“本人乐于服从指挥”的幽默讲法。“豆腐房的驴——转圈子”,批评某人不直爽,讲话兜圈子、绕弯子。“铜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两面讨好的圆滑态度。“豆腐好吃磨难推”,指成果虽可喜,却来之不易。“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没人听”,比喻空话连天,无人相信。
  旧时挑担串巷“卖豆腐”的营生本小利薄,且十分辛劳。由此产生一些俗语,例如“夜里寻思千条路,早起还是卖豆腐”,道出人生的苦涩和无奈。“卖豆腐的掉在河里——人死了架子不倒”,“架子”本指盛放豆腐托板的多层木架,双关转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坏作风。“卖豆腐的摔挑子——倾家荡产”,指全部产业毁于一旦。“关公卖豆腐 ——人硬货软”,指表面强硬,却没有什么真本事。“武大郎卖豆腐——人sóng货软”,比喻性情懦弱,本领稀松。“吃豆腐报肉账”,比喻虚报冒领。 
  豆腐制品也成为含义新奇的熟语,例如:“豆腐干”,比喻发表在报刊上的篇幅短小的诗文。“冻豆腐——难办(拌)”,指事情棘手难处理。 “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比喻某人虽名声不好,但有能力或专长而受欢迎。关于“豆腐渣”的熟语更多,如“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自己夸成一枝花,别人贬为豆腐渣”;“豆腐渣下水 ——一身松”等。“豆腐渣包包子——捏不到一块儿”,比喻对立的双方难以沟通合作,或情感相悖的男女难以结合到一起。“豆腐渣贴门神——两不粘”,比喻双方各行其是,互不相干。至于“豆腐渣工程”,耳熟能详,尽人皆知。 
  “豆腐”熟语,具有口语性、形象性、俚俗性、诙谐性和调侃性的民俗特点,散发着质朴的民间清香。它通常以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形式表现,却极少体现在书卷气浓郁的成语中。追问虽然已经来不及了,但还是谢谢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