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对某甲虫成灾的马铃薯地块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请分析回答:(1)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的结果.在这里杀虫剂是______因素,而内因是______.(2)使用杀虫剂后均有少数甲虫生存,其内在因素是______.(3)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与______之间的______来实现的.(4)根据图示,写出提高杀虫效果的有效方法是______.
如图是对某甲虫成灾的马铃薯地块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请分析回答:(1)甲虫抗药性的增强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18:09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3-21 05:4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3-21 06:20
(1)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被选择的个体保留,不抗药和抗药性差的个体被淘汰.在这里杀虫剂是外界环境因素,而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2)甲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使用杀虫剂后有少数甲虫生存,其内在因素是甲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3)曲线回升是通过甲虫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4)由坐标曲线和进化论可知,杀虫剂Ⅰ选择了某种抗性基因,但是杀虫剂Ⅱ却对这种抗性基因有淘汰作用,这样利用杀虫剂Ⅰ选择形成的抗性系,再用杀虫剂Ⅱ处理,就能把对杀虫剂Ⅰ有抗性的个体杀死;反之亦然.所以杀虫剂Ⅰ和杀虫剂Ⅱ交替使用,可提高杀虫的效果.
故答案为:
(1)自然选择 外界环境 遗传和变异
(2)甲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3)甲虫 杀虫剂 生存斗争
(4)杀虫剂Ⅰ和杀虫剂Ⅱ轮流使用
(2)甲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使用杀虫剂后有少数甲虫生存,其内在因素是甲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3)曲线回升是通过甲虫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4)由坐标曲线和进化论可知,杀虫剂Ⅰ选择了某种抗性基因,但是杀虫剂Ⅱ却对这种抗性基因有淘汰作用,这样利用杀虫剂Ⅰ选择形成的抗性系,再用杀虫剂Ⅱ处理,就能把对杀虫剂Ⅰ有抗性的个体杀死;反之亦然.所以杀虫剂Ⅰ和杀虫剂Ⅱ交替使用,可提高杀虫的效果.
故答案为:
(1)自然选择 外界环境 遗传和变异
(2)甲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3)甲虫 杀虫剂 生存斗争
(4)杀虫剂Ⅰ和杀虫剂Ⅱ轮流使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21 07:24
(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来了选择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变异,即抗药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定向的.
(2)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有利变异重新适应环境.
(3)对付马铃薯甲虫,除使用杀虫剂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
(1)选择 抗药性变异 定向 (2)自然选择 (3)生物防治(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