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民生?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03:32
  • 提问者网友:寂寞梧桐
  • 2021-12-22 21:48
什么是民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1-12-22 22:08
民生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就业,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包括:与有关缴存养老保险金等有关的社会保险、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看护服务的社会福利和包括为弱势群体提供救济的社会救济等),住房,人身安全。

无论在哪里,就业都是第一位的民生问题。只有就业劳动才能创造公共和私人财富、提供公共和私人积累。只有通过就业才能获得体面收入,才谈得上个人发展。因此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但是,就业不等于民生。只有规范、依法、稳定就业,劳动者通过诚实、体面的劳动能够依法取得合理、体面的劳动报酬,做到了劳有所就、各得其所,也就是真正的劳有所得之后,就业才称得上是民生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分配就是民生之源。这个问题好理解,前些年大范围地拖欠农民工工资、无限度地压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但不会使就业成为民生之本,反而衍生出大量的民生问题,以至于总理都得替农民工讨要工资。

不重视就业,民生失去了根本。不解决分配问题,公平正义难以体现,民生更是无源之水。改善民生,归根结底要发展经济。但发展经济决不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既要公平存量,使劳动成果、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合理,所谓分好蛋糕;也要发展增量,不断扩大财富的源泉,做大“蛋糕”。劳动关系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体。劳动与资本的矛盾运动,决定了民生的基本走向。关注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领域里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在资本方面,把握好资本的权力与资本的活力之间的关系。在劳动方面,处理好劳动者的“饭碗”与权益的关系。既不能放纵资本的权力,也不能扼杀资本的活力。要在保证劳动者的“饭碗”,也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要让劳动者在“饭碗”和权益之间作无奈甚至痛苦的选择。《劳动合同法》生效之后,劳动者的这种选择被凸显出来。要知道,作为劳动者,他们为保住“饭碗”而牺牲权益是无奈的;为维护权益而丢掉“饭碗”更是痛苦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或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必须有一个组织、一种力量来帮助他们选择“权益”而不是饭碗。因此,关注和改善民生,就要从就业和分配这个本源开始,付诸实实在在地行动,尤其要抓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工作。

住房和养老是另外两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民生问题。住房商品化、市场化是解决不了住房方面民生问题的,这次南方雪灾,几十万旅客滞留广东,说明在那里打工的许多人在他们工作的地方没有自己的家。家的标志和载体是住房。如果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的话,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像候鸟一样大规模地迁徙。习俗的改变是以经济力量推动的。如果这种经济力量不够,那么回老家过所谓的团圆年的习俗力量就会不断地为民工潮、春运潮推波助澜。养老之所以值得特别关注,是因为目前我国依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随着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养老模式逐渐难以为继,社会化的养老体系、养老模式亟需完善。社会化的养老体系一旦建立,它还能带来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充分就业。通过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径看,第二产业已经不是最大的雇主了,以医疗保健、养老护理、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公平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产业。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或在为满足生存条件而挣扎,或在为改善生活质量而努力,或在为升华生命意义而奋斗。无论满足生存条件还是改善生活质量,普遍而言,就是民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