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虞愿传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07:47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12-20 23:42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人。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大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大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大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玡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 (注) 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 B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 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 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 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3分) (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3分) (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12-21 00:36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小题】(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 遇十分优厚。(3分)[“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三处,一处1分。] (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3分)[“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三处,一处1分。] (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3分)[“承”(承蒙)、“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两处,一处1分。] 解析: 【小题】(将还:把她送还。) 【小题】(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C项第二句属迷信说法,不足以表现虞愿为政清廉;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 【小题】(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 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小题】无 参考译文: 虞愿字士恭,是会稽余姚人;他祖父虞赉,担任给事中,被封为监利侯.父亲名望之,去世很早.祖父家院子里的橘树冬天果实成熟后,子孙们竞相来摘取.虞愿年龄好几岁了,只有他不来摘取,祖父以及家里的其他人对虞愿不这么做都觉得很奇怪. 皇帝在故居修建湘宫寺,花费极为奢侈.因为孝武帝修建的庄严刹高七层,皇帝想建十层.(因为太高)建不起来,就分建成两刹,每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在郡里任职期满返回京城,去朝见皇帝,皇帝对他说:"你到湘宫寺去看了没有 我建造这座寺,是件大功德."虞愿在旁边说:"陛下建造这座寺,都是百姓卖儿卖女抵押妻子的钱,佛如果有知,一定会为百姓的痛苦悲伤怜悯,(你这样做)罪过比佛塔还要高,有什么功德 "尚书令袁粲在一旁陪坐,被虞愿的话吓得变了脸色.皇帝于是很是恼怒,命人把虞愿赶出大殿.虞愿沉着离去,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因为虞愿和皇帝有老交情,所以没过多少日子,又被重新召回京师任职. 皇帝爱下围棋,但棋艺很差,(每次下棋)都要去掉七八道棋格.大臣们暗中商议欺骗皇帝说他的棋艺相当于第三品.有一次皇帝与第一品棋手王抗下围棋,大家按品级赌输赢.王抗每次都借故谦让输给皇帝,说:"皇帝落子如飞,我无法判断皇帝的棋路."皇帝始终没有觉察,以为自己的棋艺确实像人们说的那样高超,就更加爱好下围棋了.虞愿又说:"尧曾经用下围棋教诲丹朱,说这玩意不是国君所应当爱好的."虽然虞愿屡次忤逆圣意,但承蒙皇上赏赐,结果还是和别人不同. (后来)虞愿被调出京城担任晋平太守,他在郡里不经营家产.前任官吏与百姓打交道发生纠葛,拿人家的妻儿做抵押.虞愿派人在路上夺回人质把他们送回去.他在郡里办学校兴教育.晋平郡的野外出产蚺蛇,蛇胆可为药.有人给虞愿赠送一条蚺蛇,虞愿不忍杀,把它放进二十里外的山中,过了一夜蛇又回到了虞愿的床下,虞愿又把它送到四十里外的山中放生,过了一宿,蛇又回到了老地方.这回,虞愿放生更远,蛇才不再返回了,人们都认为是虞愿的仁心所致.晋平的海边有座越王石,常隐藏于云雾之中,相传:"清廉太守才能看见."虞愿前去观看,越王石清楚极了毫无遮蔽.后来琅邪王治理晋平郡,写信给朝廷中的人说:"晋平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还一直保存着,流传下来的好风尚很容易遵守,政事没有什么差错." 虞愿因为母亲年老而自动解职.褚渊常常去拜见虞愿,他总是不在.褚渊见虞愿睡觉的床上堆积着尘埃,上面有几卷书.褚渊叹息说:"虞君清廉的性情,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命人扫地拂床而离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12-21 01:24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