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其有效成立的实质条件什么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9 17:28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3-18 23:25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其有效成立的实质条件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3-19 00:45
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条件。
民法通则
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条件。
民法通则
第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
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
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条件。
民法通则
第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
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3-19 03:52
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第56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与其意思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而在能力范围之外的行为,除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外,不发生法律效力,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纯获利益的行为不受该条件的限制。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也即不存在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这种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 1.标的合法 2.形式合法 3.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2楼网友:大漠
- 2021-03-19 02:15
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有效成立——1、行业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4、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 3楼网友:鸠书
- 2021-03-19 01:26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通则》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有效成立的实质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4、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你不是在期末考试吧?我的回答来自百度百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