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木兰诗的问题.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04:13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2-08 16:12
为什么木兰诗比花木兰从军早出现额?故事还没出现,诗就出现了,望知道的人解答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2-08 16:44
因为木兰从军的故事是从《木兰诗》改编而来的。《木兰诗》出现在南北朝期间,在宋朝时又经人整理(是谁记不清了哈^^)。现在的《木兰诗》就是宋朝的版本。还有,所有的关于木兰的故事都是从《木兰诗》改编而来的。不过《木兰诗》的作者是谁已经不得而知了。
还有,LZ哪里说花木兰是真实人物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2-09 00:18
瞎编的吧.....
  • 2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2-08 23:01
1.品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的写法和表达的感情。 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 2.试分析“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对塑造木兰形象的作用。 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3.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4.木兰诗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略写?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5.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他?他的要求是什么? 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7.“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8.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9.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缉迹光克叱久癸勋含魔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3楼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02-08 21:23
是幻想巧合吧
  • 4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2-08 19:52
巧合吧
  • 5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8 18:17
是幻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