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人说科举制在明朝时有了新的发展,你认为主要是指和是呢么?(历史题目)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7:24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4-03 08:17
有人说科举制在明朝时有了新的发展,你认为主要是指和是呢么?(历史题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鬼未生
  • 2019-12-23 09:13
是有一定写作套路的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执傲
  • 2021-01-12 19:58
更加僵硬化,同时也更能巩固中央集权的发展。
  • 2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3-18 02:11
明代科举试题出于“四书五经”,答题需取宋儒对经典的解释,而文风则模仿古人。弘治后,格式固定为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这种制度有以儒家学说和刻板模式限制知识分子思想的性质,对后世流弊甚多。但是比较世袭制度或无客观标准程序的个人推荐选官制度,还是体现出一些平等竞争和对社会广泛开放的特色,是一种在传统时代来说比较有理智精神的制度。 忘给财富值,谢谢!!
  • 3楼网友:玩世
  • 2020-03-04 19:50
(1)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诗赋、帖经墨义等,而明朝则是八股文。④结果不同:唐朝的科举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并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而明朝的科举制则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培养了皇帝的忠实奴仆。 ⑵主要原因:①唐朝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选拔有用人才。②明朝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君主专制,所以明朝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士人的思想控制,科举制成为加强君权的一种手段。 ⑶评价: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唐朝的科举制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提供了充裕的人才储备。而明朝的“八股取士”不仅摧残了人才,而且它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说明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已失去了初创时的积极意义,走到了穷途末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