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物质被点燃的物理本质?比如树木被点燃之前其实还没有接触火焰的,是不是空气在起作用?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16:26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3-24 00:11
物质被点燃的物理本质?比如树木被点燃之前其实还没有接触火焰的,是不是空气在起作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拜訪者
  • 2021-03-24 00:26
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自行燃烧。火源移走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成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称着火点。
在不同大气压下燃点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气压越低,燃点越高,如柴油机。柴油机正是通过将空气压缩,降低柴油的燃点,达到燃烧的目的。

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是:(1)氧化发热;(2)分解放热;(3)聚合放热;(4)吸附放热;(5)发酵放热;(6)活性物质遇水;(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在各类油品中,油品越重自燃点越低;油品愈轻,其闪点与燃点愈低,而自燃点却愈高。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追问问题的实质是指向物质被点燃这一过程的物理意义,比如在森林大火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树木在还没有接触大火前,其实已经在冒烟,原因是水分的丧失导致干化,而火苗在距离干化的树木前树木就开始燃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03-24 03:48
不是空气起作用 它是一个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当然不局限于氧气了 加热会使物体内能增加 达到着热点 就燃烧了
  • 2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24 02:20
被点燃实际上是他的温度达到燃点,周围又有足够的空气助燃
  • 3楼网友:逃夭
  • 2021-03-24 01:22
燃烧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发热发光的氧化反应,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的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另一个是达到一定温度,各种物质的温度不一样,树木之类在达到一定温度后就可以自燃,钻木取火就是这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