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3:44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4-04 00:17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预旬月之中又上表日:“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自秋己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丽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帝乃许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 (周)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于是进逼江陵。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 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 假:凭借 B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 实:充实 C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儿也。 期:希望 D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日成 追:追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B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 敏于事而慎于言 师不必贤于弟子 D乃耽思经籍 良乃入,具告沛公 联系全文看,对杜预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预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儒将,他不仅善于用兵,出奇谋,还十分重视对归降人士的安抚。 B杜预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的,他文采飞扬,言语得体,深得同僚的敬佩。 C杜预分析世事切中要害,并能以缜密的分析、推理打动别人,劝皇帝尽早灭吴就是一例。 D杜预对国家之事总是尽全力而为,在与同僚交往上也能做到谦虚谨慎,能帮助别人。 下列各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灭吴的问题上他与皇帝持相同的意见,但在灭吴的实践问题上,他不同意皇帝的意见,在他的请求下,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主张。 B太康元年正月,杜预率领部将开始讨伐吴国,一路攻城略地,还活捉了吴都督孙歆,于是进逼江陵,于是吴国州郡都望风归命,奉送印绶。而杜预称诏而绥抚。 C杜预作为一员儒将,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可是每当委以大事的时候,所:有的将帅对他都是谦恭而有礼貌的。 D杜预不仅帮助国家建立了灭吴的功勋,这是立功;还为《左转》作集解,成为《左传》研究的大家,这是立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4-04 00:24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C 解析: 【小题】(假:凭借、行:代理) 【小题】(①于:在、②于:比) 【小题】无 【小题】(“所有的将帅对他都是谦恭而有礼貌”错) 参考译文: 杜预字文凯,是京兆杜陵人。 当时文帝暗中有剿灭孙吴的计划,可是朝廷讨论大多不合文帝意图,只有杜预、羊祜、张华与文帝意见相合。羊祜得病后,推举杜预代替自己的职位,于是杜预凭自己的官职代理行使平东将军职权,掌管征南军司。杜预到任以后,修缮铠甲、兵器、展示威武之势, (之后)就使精锐部队轻装前进,偷袭东吴西陵督张政,大败他。杜预处理完相关事务后,就上书请示讨伐东吴的日期。皇帝使人通知说等待来年才打算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杜预又上表陈述计策。杜预几个月中再上表说: “大凡做事应当以利害相权衡,如今讨伐东吴有十分之八九的利益,也就有十分之一二的不利因素罢了。自秋以来,讨贼的计划已经颇有暴露。如果现在中止,孙皓因害怕而产生新的对策,或许迁都到武昌,再加强修缮江南各城,使那些居民远离,城不能攻克,原野(因没有居民)而没有什么可抢掠的,在夏口积结那么多大船,那么明年攻打东吴的计策可能不能奏效。”皇帝于是同意了他的计划。 杜预在太康元年正月,在江陵部署军队,派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部属循江向西上溯,授给他们符节印信,十日之间,多次攻克城邑,每次都是按杜预的策略行事。杜预又派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领八百奇兵,泛舟夜渡,袭击乐乡,广泛地树立旗帜,在巴山上点起火,在要害之地出没,来震慑敌军心理。东吴都督孙歆十分恐惧。东吴的男女老少万余口都投降了,(周)旨等发伏兵,尾随孙歆军队入城,孙歆没有察觉,周旨等人径直来到孙歆帐下,俘虏了孙歆后回到本部。在这时进逼江陵。荡平上游,在这时沅水湘水以南,直至交州、广州,东吴的州郡都望风归顺,捧着印绶送上,杜预依凭符节宣称皇帝旨意安抚他们。还凭借军队的威势,把将士和屯戍人家迁徙到江北以充实江北,南郡旧地各自为他们选举官吏(以便治理),荆州一代秩序井然,归赴杜预的东吴人士如回家一般。孙皓平定之后,整顿军队凯歌而入,凭着功劳升爵位为当阳县侯。 杜预对公事,知道的没有不做的。大凡有兴建营造之事,一定考察制度的来龙去‘脉,很少有不成的事。有人讥讽他心思太细琐,杜预说:“夏禹后稷的功勋,目的在于救济世人,也许可以吧。” 杜预不骑马,也不会射箭,可是每当委任大事,就处在将帅的行列里(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待人接物,谦恭又有礼貌,对别人的询问没有隐瞒,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事情判断敏锐又在言论方面很慎重。建立武功之后,闲居无事,就沉溺于经籍,编著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1-04-04 01:45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