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记叙了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9:05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1-04 03:03
七律长征记叙了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04 04:01
问题一:七律长征中描写了红军翻越什么,什么,和抢夺什么,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编辑本段]【注释】
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的总称,或称南岭,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此地。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三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整个红军) 尽:全。问题二:七律长征具体写了哪些地方个有什么特点 《七律·长征》中写到红军经过的地方有:
1、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
2、乌蒙山.
3、金沙江.
4、大渡河.
5、泸定桥.
6、岷山.
特点:
1、语言凝炼,高度概括,气势宏伟:
长征是个大题目,作者仅用八句诗就把这史无前例的壮举表现了出来,足见诗人高屋建瓴的概括能力.
2、字字句句,千锤百炼。
原作: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问题三:七律长征讲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讲述了红军在远征路上遇到的困难,表达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问题四:七律长征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的精神。 《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画,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每幅画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腾越【五岭】
腾细浪——形容险峻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疾跨【乌蒙山】
走泥丸——形容绵延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巧渡【金沙江】
云崖暖——指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飞夺【泸定桥】
铁索寒——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喜踏【岷山】雪
尽开颜——形容红军翻过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后的胜利喜悦.问题五:七律长征全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气概和什么精神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表现了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编辑本段]【注释】
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的总称,或称南岭,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此地。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三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整个红军) 尽:全。问题二:七律长征具体写了哪些地方个有什么特点 《七律·长征》中写到红军经过的地方有:
1、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
2、乌蒙山.
3、金沙江.
4、大渡河.
5、泸定桥.
6、岷山.
特点:
1、语言凝炼,高度概括,气势宏伟:
长征是个大题目,作者仅用八句诗就把这史无前例的壮举表现了出来,足见诗人高屋建瓴的概括能力.
2、字字句句,千锤百炼。
原作: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问题三:七律长征讲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讲述了红军在远征路上遇到的困难,表达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问题四:七律长征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的精神。 《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画,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每幅画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腾越【五岭】
腾细浪——形容险峻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疾跨【乌蒙山】
走泥丸——形容绵延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巧渡【金沙江】
云崖暖——指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飞夺【泸定桥】
铁索寒——指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喜踏【岷山】雪
尽开颜——形容红军翻过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后的胜利喜悦.问题五:七律长征全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气概和什么精神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表现了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