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铁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5 22:41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11-14 22:51
铁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依据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11-14 23:52
回忆柒拾多年前童年在私塾读《孟子》,有下面一段: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说明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应用,而且有“百工之事”,也就是说各种生产和工作有了分工。孟子说的:“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就是说劳心者(统治者)治(统治)人,劳力者(劳动人民)治于人(被人统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11-15 02:31
[内容提要]对于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学界有一种影响甚为深远的观点,即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导致了井田制瓦解。本文认为,在井田制开始瓦解之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在井田制变革过程中,铁农具和牛耕数量极少,不能形成社会性的生产力,当战国中期以后铁农具开始大量运用于农业生产时,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已基本结束。从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到战国早期,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石木农具,并无本质的变化。而且,在功能上,石木农具和铁农具一样,同样具有个体劳动能力。因此,不管从时间还是功能上,铁农具和牛耕都不可能是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

[关键词]春秋战国;土地制度;铁农具;牛耕
  • 2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11-15 02:13
从文献来看,《诗经·秦风·驷驖》用“驷驖孔阜”来形容秦襄公的马色黑如铁,这说明,人们对铁已是相当熟悉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则记载了晋国用铁铸刑鼎一事。从考古发掘来看,建国以来,考古工作在今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江苏等省都有属于春秋时期的铁器出土
  • 3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11-15 01:22
答:当前考古学界认为,中国开始使用铁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7世纪,或者甚至不会晚于公元前6世纪。在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材料见之于《左传》,此书记载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法于一套铁鼎之上。从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兵器、农具和器皿都是铁制的,许多学者认为这几个世纪农业产量已经增加,正在发展的冶铁技术很可能是一个因素。其他的因素大概是,日益扩大地采用了灌溉和排水的技术和肥料,特别是耕种大片新的土地。
  可是,不应把这些及其他的技术改进的效果估计过高。在整个战国时期,铁相对地说依然是很少的,当时的铁常常是铸铁,而不是锻造的,因此比较软而脆。许多工具继续用青铜、石块、木料或贝壳制成。此外,改进的农业技术的某些重要方面特别难以估量和确定其时间。因此,关于畜拉犁在何时开始取代远为原始但显然长期沿用的锄耕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论战。根据极为不足的证据,中国的学者各自把拖拉犁的开始使用定在公元前400年,直到此前的一个或两个世纪,甚至定在周代以前。文献中最早的明确的材料,其时间只能定在汉代(约公元前90年或85年)——不过这个材料表明有一段相当长的较早的发展时期。追问可以简洁一点吗?追答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