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为什么会下降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7:59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1-28 04:55
人的智力为什么会下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1-28 05:11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出生时就有的那10亿左右的脑神经细胞,每10年约减少5%,与此同时,树状突起也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人老了,记忆比自己年轻时差,比身旁的中、青年人,更自愧不如。但在生活中出现了碰见熟人记不起姓名,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又三番五次地说,别人说你啰嗦时,就发出了忘事了、脑子不管用了的感慨。
成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可是记忆下降的程度,每个人的表现却有很大差异,有的人虽然年龄很高却记忆仍好,被周围人誉为“电脑”。也有人未老先衰,整日丢三落四,如上街买东西忘带钱,回家找不着门等,这种情况出现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或情景在人脑中的重现,心理学上叫做记忆。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或记忆力下降,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外在世界。大家都知道记忆是大脑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出生时就有的那10亿左右的脑神经细胞,也在逐渐减少。有人研究,每10年约减少5%,与此同时,神经细胞互相联系的树状突起也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神经细胞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乙酰胆碱和乙酰转换酶也在减少。总之,神经细胞数目和树状突起的减少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物质基础。老年人记忆力的轻度下降是一种生理现象。
一是疾病因素。老年人易患的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到脑细胞营养的供给,使脑细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渐衰退。特别是人在中年时期若患上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进入老年后将成为老年痴呆的高发人群。而影响智力的这些疾病多由于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发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二是遗传因素的作用。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智力的影响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进入某一年龄段后,甚至在中年时期就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现象,这大都是由家族遗传性因素所造成。这种性质的老年性记忆力减退,在生活中并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三是自我认同的结果。人到老年,尤其是刚离开工作岗位退休之后,不免产生暮年将至、人进老年万事休的颓废心理。加之因“人老糊涂”的传统观念和许多事情的影响,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了“老”的事实,感觉脑袋瓜越来越不听使唤,一切都不行了,平时懒得动脑用脑,致使大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脑细胞缺少刺激,脑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强化,造成脑逐渐老化、衰变。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发生一系列障碍,如腿脚不便,听力、视力下降,因病长期卧床等,使得老人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加速了智力的衰退。
四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有些国家,人进入老年,往往被公认为“老朽”,老人在社会上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加之西方社会人情淡薄,老人成了社会以至家庭“多余的人”,老人由此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社会漠不关心,对新知识、新事物懒得关注,进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而中国、美国科学家的合作研究表明,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有尊重老人的历史传统,老人就少有智力衰退的表现。中国老年人的智力“得分”明显高于美国。专家提示……大多数人都会随着衰老而越来越健忘
人老了,记忆比自己年轻时差,比身旁的中、青年人,更自愧不如。但在生活中出现了碰见熟人记不起姓名,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又三番五次地说,别人说你啰嗦时,就发出了忘事了、脑子不管用了的感慨。
成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可是记忆下降的程度,每个人的表现却有很大差异,有的人虽然年龄很高却记忆仍好,被周围人誉为“电脑”。也有人未老先衰,整日丢三落四,如上街买东西忘带钱,回家找不着门等,这种情况出现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或情景在人脑中的重现,心理学上叫做记忆。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或记忆力下降,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外在世界。大家都知道记忆是大脑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出生时就有的那10亿左右的脑神经细胞,也在逐渐减少。有人研究,每10年约减少5%,与此同时,神经细胞互相联系的树状突起也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神经细胞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乙酰胆碱和乙酰转换酶也在减少。总之,神经细胞数目和树状突起的减少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物质基础。老年人记忆力的轻度下降是一种生理现象。
一是疾病因素。老年人易患的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到脑细胞营养的供给,使脑细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渐衰退。特别是人在中年时期若患上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进入老年后将成为老年痴呆的高发人群。而影响智力的这些疾病多由于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发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二是遗传因素的作用。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智力的影响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进入某一年龄段后,甚至在中年时期就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现象,这大都是由家族遗传性因素所造成。这种性质的老年性记忆力减退,在生活中并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三是自我认同的结果。人到老年,尤其是刚离开工作岗位退休之后,不免产生暮年将至、人进老年万事休的颓废心理。加之因“人老糊涂”的传统观念和许多事情的影响,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了“老”的事实,感觉脑袋瓜越来越不听使唤,一切都不行了,平时懒得动脑用脑,致使大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脑细胞缺少刺激,脑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强化,造成脑逐渐老化、衰变。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发生一系列障碍,如腿脚不便,听力、视力下降,因病长期卧床等,使得老人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加速了智力的衰退。
四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有些国家,人进入老年,往往被公认为“老朽”,老人在社会上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加之西方社会人情淡薄,老人成了社会以至家庭“多余的人”,老人由此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社会漠不关心,对新知识、新事物懒得关注,进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而中国、美国科学家的合作研究表明,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有尊重老人的历史传统,老人就少有智力衰退的表现。中国老年人的智力“得分”明显高于美国。专家提示……大多数人都会随着衰老而越来越健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1-28 06:30
国际在线消息: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现,那些经常饮用绿茶的人和不饮绿茶的人相比,前者在上了年纪以后,更不容易出现智力下降等脑部问题。 据路透社2月24日报道,此项研究是由日本东北大学的shinichi kuriyama博士和其同事共同完成的。研究共涉及1003名70多岁或者更为年长的日本成年人。这些参与调查者都填写了非常详细的调查问卷表,问卷中涉及他们的饮食习惯、身体情况以及生活方式等众多问题。另外,他们还接受了有关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标准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越是经常饮用绿茶,那么他们出现认知损伤的几率就越小。在这些参与调查的老年人当中,每天饮用两杯或两杯以上绿茶的人和那些每星期只饮3杯绿茶或更少的人相比,前者出现认知损伤的危险只有后者的一半。 报道说,日本研究人员的这些发现是以相应的实验室研究为基础的。实验室实验曾显示,绿茶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让它们免受损伤。而脑损伤则会导致早老性痴呆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研究人员对此表示,虽然此前人们已在动物身上和实验室中完成了一些相应的研究,但这项最新研究应是人们首次明确发现,在饮用绿茶的人当中,智力下降这一脑部问题出现的几率较小。研究人员还就此推测说,绿茶的这种保护作用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相比,日本的痴呆症患者,尤其是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人数比率相对较低。 报道说,这项研究的具体成果被发表在了新一期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