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谁是巴人的后裔※※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14:44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4-11 21:06
※※谁是巴人的后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4-11 21:34
■□桃花源迷踪■□身着冬装的土家妇女陶渊明告诉我们,是一个打鱼的武陵人,一不小心闯进了“桃花源”。中国先秦史专家黎小龙是这样分析的:秦统一后,在原巴人故地设巴郡、黔中郡、南郡。西汉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指的就是武陵郡,大体就是现在的武陵山区。秦灭巴后,巴人逐渐演化为廪君蛮、板楯蛮、武陵蛮、江夏蛮、五水蛮等,他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较有影响的民族,其后裔大部分融合于汉族,少部分融合于与之邻近的其他少数民族。而其中一部分迁徙到湘鄂渝黔毗邻地区的巴人,恰好正是武陵蛮。黎小龙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秦汉时在武陵山区活动的少数民族,除属于巴人的武陵蛮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苗、瑶、侗族等。《桃花源记》是真实游记还是幻想性质的文字,至今没有定论,我们无法将巴人与之对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被称为武陵蛮的人,活动地域与土家族所在地相吻合。”一个大胆设想就此提出:今天的土家族是否就是被称为“武陵蛮”的巴人的纯正后裔呢?■□土家族的形成■□身着秋装的土家妇女三国时,“武陵蛮”又称为“五溪蛮”。“五溪蛮”中既有土家族的先民,也有苗、瑶、侗等族的先民。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的分裂,各族大混杂,巴人及其他各族的迁徙也更频繁,史书记载很混乱,都统称为“蛮”,有“酉溪蛮”、“零阳蛮”、“溇中蛮”、“建平蛮”、“巴建蛮”、“酉阳蛮”、“宜都蛮”等称呼。在唐宋时,把居住在渝鄂湘黔交界地的土家族先民以地名命族名,称为“夔州蛮”、“信州蛮”、“彭水蛮”、“施州蛮”、“辰州蛮”、“石门蛮”、“溪州蛮”、“高州蛮”等。宋代史书把这一带的少数民族都冠以“土兵”、“土人”、“土丁”等名称,这些称呼的出现,标志着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已初步形成。“土家”作为族称,是在汉人大量迁入后出现的。特别是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汉族大量迁入,为了将外地迁入人群与当地土族相区别,“土家”一词开始出现。表明土家族正式形成。黎小龙认为,土家族是多元一体,除了巴人的后裔外,还有长期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著人、迁入的汉人及其它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武陵山区,相互交融,逐步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土家族。巴人有可能是土家族的祖先之一,但不是全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