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章制度从哪些途径去查找?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3 05:07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3-12 09:43
古代典章制度从哪些途径去查找?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12 09:57
中国历代的法律文献形式繁多, 从名称上看,有律、令、诏、科、格、典、诰、例等,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文献。如先秦时期的有西周的《吕刑》、春秋时期的《竹刑》、战国时期的《刑符》(韩)、《宪令》(楚)、《魏宪》(魏)、《国律》(赵)、《秦律》(秦)、《七法》(齐)等;秦汉时期,法律制度日趋成型,秦的法律已趋法典化,《汉律》在先秦《法经》基础上又增补三篇,史称《九章律》;到隋唐,有代表中华法系的杰出法律文献《唐律疏议》,是宋至清各朝法典之蓝本。此外还有30卷的《唐六典》、130卷的《唐大诏令》。宋朝的代表性法典是《宋刑统》。元代各地制诏律令的汇编是《元典章》,共60卷。《大明律》和《明大诰》是明代的主要刑法典。清代有代表性的法典是《大清律例》(或《大清律》),到清末又有《钦定宪法大纲》等。这些诏令、律法、朝纲构成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主要分布在经史子集的史部,利用政书、通典、会典、正史及其他相关的工具书检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3-12 13:18
最方便有效地方法是去找——政书
政书是历史著作的一个门类——典章制度专史。主要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有资料汇编的性质。
通代政书记录历代典章制度,著名的“十通”
《通典》唐杜佑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 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始于传说终于唐天宝末
《续通典》清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详细记载唐肃宗至德元年至明崇祯十七年的典章政制,兴亡得失,尤以明史料最详。
《清朝通典》原名《皇朝通典》,清代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汇总了清代开国至乾隆中期一百七十多年间的社会典章制度
《通志》南宋郑樵撰 ,今以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
《续通志》《清朝通志》
《文献通考》马端临撰,记录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
《续文献通考》明代王圻撰 所纪上起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历初年。
《清朝文献通考》清代张廷玉 等奉敕撰,后 嵇璜、刘墉 等奉敕撰,所纪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清朝续文献通考》清代刘锦藻撰,以个人之力完成。记晚清126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激烈剧变
断代政书:
《西汉会要》《三国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明会要》《元典章》《清会要》等,
都是记录各朝典章制度的政书
这些可以帮助你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12 11:44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使作为大权在握的各级政府,做事也应该中规中矩,有章可循。典章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从很早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史记》中的“书”和后来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此外,还有不少典制方面的专书,如《文献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种“法令”、“律则”、“典章”、“会要”、“会典”等等。可见,历代先人们是十分重视政权制度建设的,并留下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为规范和操作方式。
大到经国之大业,小到生活之琐事,无不与典章制度息息相关。了解了古代典章制度,也就等于掌握了一个展望古代历史,尤其是统治手段沿革的窗口。对于想了解、研究古代历史的人来说,不掌握古代典章制度,许多问题就永远也搞不清楚;而对于想再现古代社会历史的小说家、电视剧的编剧们来说,不了解典章制度也就无法真实地再现历史的风云,甚至会闹出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笑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库》又可以成为那些想了解古代典制的人们的案头工具
大到经国之大业,小到生活之琐事,无不与典章制度息息相关。了解了古代典章制度,也就等于掌握了一个展望古代历史,尤其是统治手段沿革的窗口。对于想了解、研究古代历史的人来说,不掌握古代典章制度,许多问题就永远也搞不清楚;而对于想再现古代社会历史的小说家、电视剧的编剧们来说,不了解典章制度也就无法真实地再现历史的风云,甚至会闹出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笑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库》又可以成为那些想了解古代典制的人们的案头工具
- 3楼网友:鱼忧
- 2021-03-12 11:05
古代典章制度的最便捷的查找途径:查找历朝历代的政书。
政书是历史著作的一个门类——典章制度专史。主要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有资料汇编的性质。
通代政书记录历代典章制度,即著名的“十通”。
《通典》唐杜佑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 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始于传说终于唐天宝末。
《续通典》清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详细记载唐肃宗至德元年至明崇祯十七年的典章政制,兴亡得失,尤以明史料最详。
《清朝通典》原名《皇朝通典》,清代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汇总了清代开国至乾隆中期一百七十多年间的社会典章制度。
《通志》南宋郑樵撰 ,今以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 。
以及《续通志》《清朝通志》等。
《文献通考》马端临撰,记录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
《续文献通考》明代王圻撰 所纪上起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历初年。
《清朝文献通考》清代张廷玉 等奉敕撰,后 嵇璜、刘墉 等奉敕撰,所纪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清朝续文献通考》清代刘锦藻撰,以个人之力完成。记晚清126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激烈剧变。
断代政书:《西汉会要》《三国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明会要》《元典章》《清会要》等,都是记录各朝典章制度的政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