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的下联是什么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05:33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12-25 09:07
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的下联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渊鱼
  • 2022-01-06 02:44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林和靖梅妻鹤子西湖泛舟

典故:林和靖,名逋,宋朝人,隐居西湖畔,以梅花作妻子,以白鹤作子女,常泛舟湖上,安贫乐道。
注释:此联以林和靖对陶渊明,同属田园隐居派人物;梅妻鹤子对安贫乐道,意境相似,主旨典雅,词性相配;西湖泛舟对东篱采菊,词性相对,意境高雅。从整副对联来看,词性相对,整体意境比较一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2-01-06 07:27
呵呵,你这个提问给的就有问题哦。 除了人名外,任一组合都对不上啊!“狱中书心”“留取丹心”对“安贫乐道”“东篱采菊”,怎么都对不上的,而且竟然还有心字的重复,竟然还有标准答案?! 是学生在做作业?!那出这样的试题给学生,不是误人子弟吗?!无语加义愤!!! 给你随意对个工整的,也许不是很好,但最起码从形上很工,意境也有。你对比一下! 另,仄起平收,你的上联该是下联更好些! 文天祥 抒怀表意 暗狱书志 (文天祥 留取丹心 狱中言志) 陶渊明 安贫乐道 东篱采菊 (陶渊明 怡情山水 篱边采菊)
  • 2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2-01-06 06:38
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范仲淹忧乐天下岳阳登楼 。
  • 3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2-01-06 05:29
1. 文天祥留取丹心狱中书志     2. 范仲淹忧乐天下登楼抒怀 备注: 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 浮舟沧海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蚕到死丝方尽 寿比南山 立马昆仑 一行白鹭上青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 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 春色满园关不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枝红杏出墙来 留取丹心照汗青 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联是对称的两句话,上句叫上联,也叫“初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白” 四、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否则拗口。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 例 :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 3.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五、对联的平仄: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 4楼网友:行雁书
  • 2022-01-06 04:23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李易安相思闲愁西楼剪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