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浙江卷2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1供求变化只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2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3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4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09浙江卷2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5:18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3-09 16:4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3-09 17:23
(答案→)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解析:③4说法有误,③应该是价值决定供求4应该是价格涨跌通过供求实现的,材料里面齐国国王命令先穿丝质衣服后穿布衣,影响了人们的需求,进而影响了邻国的生产,有影响了商品的价格。所以价格的涨跌还是因为供求的影响而变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3-09 18:11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