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问末法时期有多久?有何依据?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11:31
  • 提问者网友:美人性情
  • 2021-03-30 11:04
请问末法时期有多久?有何依据?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30 11:25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就是末法时期。
具体表现
  对佛法实际修、行、证的人非常稀有;佛教沦为“求名闻利养”、“求平安无灾无病”乃至“求升官发财”的法门;正如一副对联:“经忏可赎罪,难道阎王怕和尚?捐财能超生,岂非菩萨是贪官!”;最为痛心的是:“无庙不设功德箱,无寺不受香火钱”,名寺的高额门票致使无钱信徒常常临其门而难以拜佛礼敬;随佛所教的三乘菩提变成了“交易”。以上是“佛教世俗化”在世间的现状。
其次,“佛教世俗化”还表现为:以佛教作为“心灵港湾”“心理按摩”等寄托;倡导“人间佛法”,曲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之真义,重视色身之利养,轻视佛法“出世间”之意旨。这些都是是佛教本来意义的沦落;远离了解脱道与菩提道。
复次,“佛教世俗化”还表现为:“佛学研究”代替实际修行,深入经藏不是寻求如何出离生死苦海,如何走上成佛的道路;而是为了举证某一论点。
最后,如《楞严经》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各种邪教打着佛教的旗帜,大行贪欲之邪法,又如《楞严经》所说:天魔及眷属常以“世界末日”“天灾人祸”等言论笼罩愚迷众生。
相关论述
  “佛教世俗化”毁坏佛法,大乘甚深微妙法变得越来越罕见,表面的兴起往往掩盖佛法的没落。
1、据佛教经典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记载:到“佛教末法时期”时——
“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
(修佛法的是为了什么?那不就是要修得正果,要证悟自己的果位吗?
“不能修行证果”,这是佛经中这么明确的话。佛祖说话绝不“妄语”的。“妄语”是佛教的根本大戒。)
2、佛经中关于“佛教末法时期”“已经度不了人”的问题有具体的论述——
①《占察善恶业报经》:末法时期——
人们“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少,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这一句明确指出:
末法时期的佛教度不了人,不能使人得道,不能使人成正果。)
②《大方等大集经》第55卷《月藏分》的第17“分阎浮提品”——
释迦牟尼佛告诉另外空间的神,要他们守护佛法“护持养育佛正法眼,令得炽然”;然后释迦牟尼佛说到:“若我住世,诸声闻众,戒具足、舍具足、闻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了知清净士!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
(这里释迦牟尼佛更是明确无比的指出:佛教在经历了5个5百年之后,也就是2500年之后,也就是现在,佛教将只剩下一个外壳,到时候众僧人们“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但他们“毁破禁戒,行不如法”,都是一些“假名比丘”了。)
3、有关佛教“末法时期”的什么意思还见于——
佛经《佛说法灭尽经》、《贤劫经》、《大乘三聚忏悔经》、《摩诃摩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二十九》、《四分律卷第四十八》、《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巴利律藏小品第十比丘尼犍度》等。
学者解释
  要讨论别人时,先要讨论时代,当佛法还在印度没有灭亡之前,就曾经盛传末法时期的信息,当时是一些研究佛教历史的人,用史学的观念去把它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释迦牟尼佛寂灭之後,五        百年为正法时期,一千年像法时期,一万年为末法时期。
所谓正法,是指「正法,正者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
有正得证果者是为正法时。
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而真正之法仪不仪不行,随而无证果者,
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
三末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证果时,是为末法」。
(丁福保编纂 佛学大辞典)
三时末法的观念,在印度的佛法中已经普遍存在,当佛法传入中土之後,十三世纪佛法在印度被回教消灭,距离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间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所以这个三时末法的观念就好像一条灰色带一样,在佛法的发展中造成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
本人对三时末法的基本精神是给予承认,但对它的内容却不认同,原因是原来的文字内容,过分重视成佛之中心人物上的影响力,而否定了後世弟子的可能潜在性的能力,而事实上,对於一个宗教传播的事业体系来说,原来的中心人物所产生的影响力其实只有几十年(弘法的年龄计算),如果没有强大的後继力量作连续性的推动发展,这股原始力量就会随著中心人物的逝世而消失,但事实上经过数百年的强势推动之後,後继人物中,亦会出现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将原来中心人物的学术思想再作新向的发展,这种现象就完全符合了正法时期与像法时期的原来意义。
但是,这个时期的正法最优秀抑或是像法更优秀则不能一概而论,至於宗教体系长期运作之下,组织渐趋老化,没有办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则表示进入末法时期,这种组织自然老化现象,其实是很普遍存在於企业体系或政党体系中,并不是专属於宗教发展才会出现,因此,事实上是很普遍很自然存在的事实。
有了三时末法的概念之後,大家回过头看一看那些曾经叱吒一时的风云人物,就会瞭解到什麼叫做末法时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03-30 12:30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就是末法时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