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八派的子张之儒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06:08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3-14 11:56
儒家八派的子张之儒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3-14 13:20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论各种问题,《论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沦浯·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沦语·子张》)的人和事。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