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保持健康长寿?
答案:6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3 16:13
- 提问者网友:雪舞兮
- 2021-04-23 09:08
多休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4-23 09:41
按时吃饭,注意日常的饮食结构,营养均衡,不要暴饮暴食,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并坚持锻炼,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4-23 14:18
怎样才能保持健康和长寿?一般人认为,除了遗传因素外,避开诸如吸烟、酗
酒和高胆固醇食物一类危险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许多科学家近来认为这还
远远不够;人们还必须培养有利于健康和长寿的人格特点和卫生习惯。以下便是国
外科学家们通过最新研究所发现的,要求人们在健康长寿方面尽量做到的八件事:
1、要“和平”,不要“战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最近的一项对新婚的夫
妇的调查发现,经常吵架和带有敌意的夫妇,其血压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妇双方
的免疫系统被抑制长达24个小时。
相反,美满的婚姻能起到保护健康的作用。以色列最近的一项对10000名
男性的调查发现,如果妻子对丈夫是富于爱心和体贴入微的,丈夫即使患了严重的
心脏病,胸痛的发生率也要低得多。
专家们还认为,适度的性生活对健康大有益处。美国人类性活动高级研究所的
麦克伊尔凡纳所长最近指出,性生活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提高人的疼痛阀。
他认为性生活是天然的镇痛剂和心理压力缓解剂。在日前的一项对55000人的
研究中,麦克伊尔凡纳发现,在性方面活跃的人比性冷淡的人的焦虑和敌意都要少
些,身体也更为健康。他认为,性生活可能是最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成人也应打预防针。专家认为,成年人如果没有注射过麻疹、流行性腮炎
和风疹等方面的预防针,他们就有可能患上此类所谓的“儿童疾病”。美国纽约州
立大学的内科学博士加德纳认为,应该像儿童接种疫苗那样重视成人的疫苗接种。
在美国,据会计,每年有50000-70000成年人死于流感、肺炎、乙肝并
发症等一些本来打一剂预防针就能避免的疾病。据统计,在一些西文国家,流感预
防苗可以有年轻人身上减少70%-90%的发病率,并大大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
发生的住院和死亡机会。
美国公共卫生部门目前已要求65岁以上或心脏和肺部有问题以及免疫功能遭
到损坏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据统计,这可以减少60%的发病率。在美国,每年有
20-30万人感染上乙肝。由于有1/3的乙肝个案感染原因不明,该部门要求
人人注射乙肝疫苗。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研究发现,健康长寿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些亲
密的朋友,并且也很关心他人。研究还发现,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能使孕妇更容
易顺产,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强,使吸烟者更容易戒烟,使健身计划更容易被坚持下
去,甚至能帮助战胜癌症。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发调查,晚斯乳腺癌
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参加一些与治疗有关的小组活动,她们的生存期要比单纯接受治
疗的同样患者长两倍。
美国一位健康问题专家索贝尔博士指出,缺乏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
和不运动不相上下。美国加州的一项调查发现,与他人的联系越少,就越容易死于
心脏病、脑动脉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专家认为,缺少朋友,可有用帮助他人来弥补。美国最近一项对3300名志
愿者的研究发现,乐于助人的人在身心两方面都要比其他人健康。
4、睡眠时间不能省。专家指出,一天睡7-9小时对健康极为有利。他们认
为,睡眠不足,不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极地看待人生。
睡眠时间同长寿也有关。美国加州卫生局的一项调查发现,每晚睡6小时以下
的人,有高出70%的机会比睡7-8小时的人早死。还有研究发现,深沉的睡眠
对人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很有益处。
5、注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息。人的身体会通过疼痛等,甚至通过大脑的微弱
的直觉发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须对此加以重视,不能大意。一项研究发现,
密切注视自己的身体的各种“信号”的人,比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6、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工作满足感会引起许多疾病,如头痛、感冒、消化
不良、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一项调查发现,从事了10年自己不满意的工作的人,
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机会,要比热爱自己工作的人高出5倍。然而,并不是什么人
都能随心所欲地更换工作的。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克西
科赞米哈伊尔指出,令人满意的工作须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特点,往往不在于工
作本身,而在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对其的主观看法。因此,要善于找出自己工作中
令人满足的一面,并且在无法交换工作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对工作的消极态度转变
为积极态度。
7、养成多吃鲜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麸粮食,少吃肉类和动物脂肪的所谓
“地中海型的饮食习惯”。专家认为,这种饮食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脏病、
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8、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宗教信仰与健康有
密切的关系。近来有22个调查显示,常去教堂的人不易患其些疾病,其中包括中
风、心脏病、肺结核和其些癌症。科学家目前还不知道其中的确切原因。他们估计,
宗教信仰可能有助于人们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容易
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他们还猜测,希望和乐观的情绪可能有助于免疫功能的发挥。
- 2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4-23 13:34
适当的运动 保养 饮食习惯
- 3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4-23 12:13
多锻炼身体
保持良好的心情
健康饮食
- 4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4-23 11:27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四大基本要素。
- 5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4-23 10:59
怎样才能健康长寿 | |
健康”、“长寿”这两个词语是不可分离的,健康是长寿的基础,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离开了健康而空谈长寿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健康和长寿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讨论。那么,健康长寿是不是真的就那么遥不可及呢?本刊将陆续推出一个系列文章,来告诉广大读者怎样才能身体健康,怎样才能长寿。 亚健康,长寿的绊脚石 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身体的没有疾病或虚弱。”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人格健全。且具有适应社会(包括各种激烈的社会竟争)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完全的健康人。 那怎样才算得上长寿呢?古人认为能做到“尽其天年”就是长寿。所谓天年,今天叫做自然寿命,那么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呢? 晋代文学家嵇康在《养生论》中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认为人的最高寿命在120岁左右,这恰好与现今科学家的看法基本一致。 首先,从哺乳动物的生长规律来看,其自然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岁,其寿命应为100—175岁;其次,哺乳动物的寿命又大体相当于性成熟期为14—15岁,其寿命应为110—150岁;第三,从动物细胞的分裂次数来看,人体细胞一生分裂约50次,每次历时2.4年,其寿命就为120岁。 这样看来,人活到100—120岁并非梦想。现今多数学者认为,人类的最高寿命可达115—120岁;还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世纪,人的平均寿命将会延长。19世纪末,人类的平均寿命仅为44岁,到20世纪末已上升到67岁,预计到21世纪末将达到100岁以上。但事实上,现今能活到100岁人还是少数的,即使是平均寿命最长的日本,百岁老人也只占该国总人口的十万分之四到十万分之五。而在我国,现在的平均寿命为71.8岁,百岁老人不到十万分之一。这不能不令我们对国人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说到健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人群总数为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前不久,WHO对我们上海、北京等地的人群健康状态双盲统计显示,我国人群中人口处亚健康状态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65%左右。这足见亚健康状态应该引起国人何等的重视。一般来说,心神不宁、睡眠不好、口苦便燥、易出虚汗、面色憔悴、四肢发胀、视物模糊以及妇女乳房结节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这些表现都不甚严重,常为人们忽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民体质呈总体下降趋势:全国有1亿多高血压患者,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和亚健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我们应当明白,“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跌入病痛的无底深渊。因此,了解自己身体状况,都与能否长寿是密不可分的。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这句话形象的阐明了搞好自我保健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在该组织1992年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中说得很明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而这四点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自己来掌握。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