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重点都是什么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04:43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4-06 21:53
济南的冬天重点都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4-06 23:13
【创作背景】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该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主题思想】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
【修辞艺术】
比喻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例①中,“小摇篮”将小山写得像母亲一样慈祥与体贴,让人读来不由得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唱催眠曲时的安详情态,把济南城的地理位置温情慈祥地交待出来。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例②用“日本看护妇”比喻矮松顶着雪的情景,贴切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矮松清新可爱的形态,不仅使矮松有了活力,而且使人感到新奇别致。
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例③用“是”这一比喻词连接本体从天上到水面整个空间的清亮和喻体“空灵的蓝水晶”,将空间的清亮比喻为“空灵的蓝水晶”,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形象之感。此句还用了摹绘辞格。运用摹绘,可以增强叙述的鲜明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句用“蓝汪汪”把济南冬天河水的清澈、天空的蔚蓝摹绘出来,使人如见其形,感觉水光天色如在眼前。水面到空中,从河水的清亮、水藻的绿到整个空间的清亮。这一句还用了迭现辞格。迭现是一种描绘性的文学修辞方式,运用迭现,能激起读者遐想,增添视觉形象。“空中”、“半空中”、“天上”迭现出一幅独特的画面,来唤起读者的体验,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例④中,借“带水纹的花衣”喻雪后山坡上由于雪分布不均而形成的黄白相间的美景,富有层次美,使山坡美景这一宽泛的景物显得微妙可感知,而并非遥不可及。
比拟
①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上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致地描摹了景物的姿态:“晒”摹写出济南老城闲适的姿态,似一位老者安静祥和、与世无争;一个“睡”进一步深化了老城的这种悠闲。连用两个动词 ,把老城的闲适姿态摹写得自然贴切。此句中,还使用了反问。反问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运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力。这句用商量的口吻,让人倍感亲切,好像是与读者面对面的交谈,又像是在征求意见,但答案是不言而明的,饱含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用反问句而非一般的陈述句,增强了语气,使感情得以完整抒发。这一句还有迭现辞格,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组成的迭现把读者引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作者从上方俯瞰,勾画出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
对比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上例运用了对照的修辞手法。对照,又叫对比,是一种运用广泛,很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可以使所描写事物显得更鲜明、更透彻。作者以自身的独特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既无风声、又无重雾、也无毒日的“奇迹”和“怪事”,突出强调“温晴”这一特点,进而赞誉济南是个“宝地”,在此,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得到深化。同时,运用了反复,“对于一个……的人”两个间隔反复、“像我”两个间隔反复,突出作者的感受,强调“温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以及济南的冬天给“我”的惊喜和意外。
【写景手法】
1.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2.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3.取景远近大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4.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5.写景虚实手法同时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6.适当点题,使景物自身蕴含的意义更加显豁。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该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主题思想】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
【修辞艺术】
比喻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例①中,“小摇篮”将小山写得像母亲一样慈祥与体贴,让人读来不由得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唱催眠曲时的安详情态,把济南城的地理位置温情慈祥地交待出来。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例②用“日本看护妇”比喻矮松顶着雪的情景,贴切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矮松清新可爱的形态,不仅使矮松有了活力,而且使人感到新奇别致。
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例③用“是”这一比喻词连接本体从天上到水面整个空间的清亮和喻体“空灵的蓝水晶”,将空间的清亮比喻为“空灵的蓝水晶”,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形象之感。此句还用了摹绘辞格。运用摹绘,可以增强叙述的鲜明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句用“蓝汪汪”把济南冬天河水的清澈、天空的蔚蓝摹绘出来,使人如见其形,感觉水光天色如在眼前。水面到空中,从河水的清亮、水藻的绿到整个空间的清亮。这一句还用了迭现辞格。迭现是一种描绘性的文学修辞方式,运用迭现,能激起读者遐想,增添视觉形象。“空中”、“半空中”、“天上”迭现出一幅独特的画面,来唤起读者的体验,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例④中,借“带水纹的花衣”喻雪后山坡上由于雪分布不均而形成的黄白相间的美景,富有层次美,使山坡美景这一宽泛的景物显得微妙可感知,而并非遥不可及。
比拟
①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上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致地描摹了景物的姿态:“晒”摹写出济南老城闲适的姿态,似一位老者安静祥和、与世无争;一个“睡”进一步深化了老城的这种悠闲。连用两个动词 ,把老城的闲适姿态摹写得自然贴切。此句中,还使用了反问。反问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运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力。这句用商量的口吻,让人倍感亲切,好像是与读者面对面的交谈,又像是在征求意见,但答案是不言而明的,饱含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用反问句而非一般的陈述句,增强了语气,使感情得以完整抒发。这一句还有迭现辞格,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组成的迭现把读者引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作者从上方俯瞰,勾画出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
对比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上例运用了对照的修辞手法。对照,又叫对比,是一种运用广泛,很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可以使所描写事物显得更鲜明、更透彻。作者以自身的独特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既无风声、又无重雾、也无毒日的“奇迹”和“怪事”,突出强调“温晴”这一特点,进而赞誉济南是个“宝地”,在此,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得到深化。同时,运用了反复,“对于一个……的人”两个间隔反复、“像我”两个间隔反复,突出作者的感受,强调“温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以及济南的冬天给“我”的惊喜和意外。
【写景手法】
1.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2.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3.取景远近大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4.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5.写景虚实手法同时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6.适当点题,使景物自身蕴含的意义更加显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4-07 01:26
《济南的冬天》重点写的是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然后通过对济南的山和水的描写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简介《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明了地点明地点,节令。告诉读者,它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因此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老舍先生还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作者简介: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4)(5)(6)(7)》(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因作品颇多被人们称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4-07 00:06
雪景,尤其是泉水。。。。。。。
- 3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06 23:42
重点如下:
1. 这算不算个理想的境界?
2. 你们放心吧 这准保暖和。
3. 山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4.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5. 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