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登幽州台歌》的详细分析

答案:5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6:43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4-02 05:52
《登幽州台歌》的详细分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4-02 06:44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简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本诗为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从武则天侄子建安王武攸宜进兵契丹时所作。
2、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蓟丘、燕台、黄金台。传说楚军点燕,燕昭王为救亡图存,从郭隗建议,筑高台置黄金千两,招纳贤才,乐毅、剧孟、邹衍等来至,终于复国致强。唐幽州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尚存“金台夕照”古迹。
3、怆然:伤感貌。
4、涕:泪。
【鉴赏】
这首怀古诗,不着力于古事古迹的叙写,而直抒胸怀,显得质朴坦直,昂然大气,且包蕴丰富。在怀古诗中别具一格。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正是以这种平实的笔调,塑造了千古以来正直却遭排斥知识分子孤独苦闷的共性形象,抒发了一种息息相通的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沉思,成为千古绝叹,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正在于此。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4-02 10:07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少任侠。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子昂集》。
【注释】: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怆然:悲痛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赏析】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 2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4-02 09:11
老陈得了失心疯
  • 3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4-02 08:58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的点精之句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 4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4-02 08:23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少任侠。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子昂集》。
【注释】: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悠悠:无穷无尽的意思。怆然:悲痛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赏析】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