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在那里?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18:37
- 提问者网友:
- 2021-03-24 05:05
碣石山在那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24 05:47
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24 11:08
我有一个好网站,其他的(除了评为最佳答案后在告诉你)无可奉告!
参考资料:我有一个好网站,其他的(除了评为最佳答案后在告诉你)无可奉告!
- 2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3-24 09:40
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 3楼网友:woshuo
- 2021-03-24 08:02
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 4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3-24 06:42
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
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时至今日,碣石山依然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 5楼网友:鱼芗
- 2021-03-24 06:10
碣石山
位于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另一说在辽宁兴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
孟姜庙对面4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坟,当地人称之为孟姜女坟。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石碑地和小黑山头,出土的草云纹瓦当,经专家鉴定炎秦汉时期的建筑遗物。从而推断出石碑地是秦皇东巡入海求仙的;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在仙台顶筑有汉武台;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流千古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儋儋,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辛甚事哉,歌以咏志。”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
位于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另一说在辽宁兴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
孟姜庙对面4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坟,当地人称之为孟姜女坟。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石碑地和小黑山头,出土的草云纹瓦当,经专家鉴定炎秦汉时期的建筑遗物。从而推断出石碑地是秦皇东巡入海求仙的;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在仙台顶筑有汉武台;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流千古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儋儋,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辛甚事哉,歌以咏志。”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