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垂钓的发展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1:09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1-27 17:04
垂钓的发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1-27 18:12

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封建文化的繁荣。桓宽《盐铁论·剌权》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材鼎力,蹋鞠斗鸡”。汉严忌《哀时命》:“下垂钓於溪谷兮,上要求於仙者。”可见,垂钓作为—项娱乐活动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起来。
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图案中,很多题材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其中也有很多图案是反映钓鱼活动的。如山东滕县马王汉墓出土的画像石钓鱼图。画面上,垂钓者正在起钓竿,把上钩的一条大鱼提出水来。
在广泛开展钓鱼活动的基础上,汉代钓鱼技术已有新的进步。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一书中,记有一种利用谷壳浸水加热后拌以昆虫油脂等配料、再经发酵而制成的诱饵集鱼的方法,很类似现代钓鱼时常用的“撒饵作窝”方法。
东汉王充《论衡》一书中记有当时发明的一项诱鱼新技术,是利用鱼类色感灵敏的特性研制了涂有红漆的木鱼模型,放入水中后随水流而浮动,以此来招引鱼类摄食。这种方法;很类似于当今的模拟饵钓法。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朝代更替的频繁,使钓鱼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项活动并没有因此而间断,很多志士文人仍操竿于江河之滨,寄情于湖海之畔。如魏文帝曹丕、晋代潘尼,潘岳、南朝的沈约,刘孝威、戴嵩、张正见,阴铿等著名人士都喜爱钓鱼,并且写出很多以钓鱼为题材的优秀诗篇。
隋唐时期,封建文化日趋繁荣。钓鱼活动也作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开始活跃起来,并在钓鱼制作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据研究,唐代已经发明了轮竿,当时称之为“钓车”,陆龟蒙在《渔具诗》中特别描述了日夜里使用轮竿钓鱼的情景。轮竿的发明在古代钓鱼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代表高度文学艺术水平的唐诗中,有很多以钓鱼为题材的佳作。比如:自号“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写了《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纠雨不须归”。著名诗人柳宗元作《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此外,还有储光羲、沈全期、杜甫等很多诗人都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可见,在唐代钓鱼这项娱乐活动不仅被志士文人所青睐,而且为众多的人们所喜爱。
北宋时期钓鱼活动开展得最为活跃。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宦慰曾开设金明池和琼林苑为收费钓鱼场,并且设置了专门出售钓鱼牌的机构——池苑所。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售票钓场了。
河北出土的钓龟纹瓷枕上,有一儿童弓身立于岸边执竿垂钓,水中三条栩栩如生的小鱼正在争吞钓饵。这件宋代钓鱼纹瓷枕不仅是瓷器史上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钓鱼史上—件难得的稀世珍宝。
宋代大量的有关钓鱼的绘画,瓷器图案以及文献记载,突出地反映了这时期钓鱼活动和垂钓教术的全而发展。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钓鱼史上继往开来的时期。在两宋的基础上,明清时期的钓鱼活动更为普遍。不仅诗人画家喜好钓鱼,很多妇女儿童也都加入了钓鱼的行列。清代吴友如的《妇女钓鱼图》和《稚子作钓钩图》,再现了当时丰富多采的钓鱼活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