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炳烛而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0 18:43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12-20 15:20
炳烛而学(13分)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③矣。”师旷曰:“何④不炳烛⑤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⑥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⑦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⑧?”平公曰:“善哉!”【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精于辨音。③暮:晚。④何:为什么。⑤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烛:光明,显著。⑥为人臣:做臣子的。⑦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⑧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走路比哪个好呢?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①臣闻之( )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③盲臣安敢戏其君( ) ④善哉( )2.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项为之强 D.何不试之以足 3.翻译句子。(4分)①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12-20 16:00
1.①听说 ②好像 ③怎么,哪里 ④ 好2.B3.①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②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4.说明了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都比不学习好。同时说明,越是年轻,学习越是重要,收获也会更多,成就也会更大。【解析】1.试题分析:这几个字词皆是一词多义,要从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词义。考点:古文字词判断。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字词。古文中的字语基本上都是一词多义,平时学习要注意这个特点,学过的字词,要注意归纳,举一反三。2.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之”为“的”,所以答案是B。A句中的“之”在主谓之间,无义(古文的语言习惯);C句中的“之”是代词“这”(这件事);D句中的“之”是代词“它”,代“足”。考点:古文字词辨识。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之”用法复杂,学生难于掌握。在古文中,“之”常用的意义和用法有五种:在主谓之间不译;当助词“的”;当代词“这”“它”;当动词“到”;当语气词,不译。3.试题分析:“年”“暮”“安”“戏”四个字词要理解准确。第二句的语气要译出来。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的意思易于理解,难译字词不多。文言翻译,要了解文言的三大特点,一是字词多义常有活用,二是省略成分,三是语序与现代语言有所不同,翻译时在注意这三个特点。4.试题分析:“如日出之阳”“如日中之光”“如炳烛之明”三个比喻中都有了“光明”之物,意为“希望”,意为何时读书学习都是有希望的。考点:古文句子含义理解。点评:本题不难,语句含义易于理解。理解古文中句子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作者在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把句子放在文段的语境中推敲,比如本文是内容是“劝学”,那么这三句肯定与“学习”有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12-20 16:32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