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杨修之死》人物分析(曹操和杨修)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21:17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4-03 12:11
要具体!关键是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比如找到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某一个举动,某一个事件等……
急急急!!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4-03 13:14
给你两个版本吧。要是叛逆点,你这么理解:,“鸡肋”只是寓意曹操的犹豫不决,但杨修却故意解释成退兵,其目的就是利用曹操素来嫉恨自己的情绪,反激他非理性进兵。此时曹操的实力明摆着不如刘备,进攻必然是自取其败。尽管杨修只用一条命换了曹操的两粒门牙(被魏延所射),但却让刘备提前得到了汉中。另外,杨修当初怠慢张松也是不想让曹操得到第二个许攸,轻易取得西川(张松后来转助了刘备)。还有,他多次以拙劣的方式支持曹植,也是为了反向影响曹操,使“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让无能的曹丕继位则曹家必早败。客观上,杨修死后还给司马懿等能人让出了继续反曹的官位。

谁说杨修是恃才放旷的贫嘴书生?他能在曹操和刘备之间选择刘备,在曹植和曹丕之间选择曹丕,需要何等的眼界和勇气啊!杨修啊杨修,你死时比郭嘉小四岁,比苟活的笔者也小两岁,但你却如此地少年老成,如此地敢于担当,不计身后评论。今天的我除了尽绵薄之力为你正名,还能做什么呢?无奈不是女儿身,否则一定会想办法早早嫁给你,然后笃定为你守一辈子寡,为你养一群大智若贫的优秀子孙……
官方理解: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类人物,其地位和职业与蒋介石身边的陈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薄,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备之,直到后来杨修又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度不满和嫉恨。《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曹操如何处置杨修的:“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曹操在汉中战事中,随便找了个借口罪名,诛杀杨修后,又厚葬之,赏与许多物品,以示慰藉其亲属。曹操这位白脸奸雄,对杀人后又为其送葬的手段,向来运用的十分老道娴熟,让外人看不出半丝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痕迹,给局外人留下杀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杀之的印象。曹操此番秀做得实在高明,虽然颇似猫哭老鼠,但此招比孔明挥泪斩马谡还要阴上十倍。杨修之死的详细细节,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最为详实生动,虽然是演义化了的小说,同样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严肃军纪,按律斩了杨修,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百年之后的后顾之忧。在曹操眼中,为了日后曹家社稷江山与千秋大业的稳固,杀一个杨修何足挂齿?其实,在曹操与杨修两人的关系上,最为直观集中地体现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与知识分子间的关系本质,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具有极重的疑惧心态,为维持其统治体系的运转,而又不得不加以利用的矛盾状态。有人曾形象地把这层关系,比喻为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在骨子里,封建统治者是鄙视家族外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他们把自己当成皮,将知识分子当成毛,只要保证皮的完好存在,拔掉几根毛即使脱掉一层毛,都无所谓,还会自然地不断萌生出新毛来的。於是在中国大地上,便上演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二桃杀三士、朱元璋计杀群臣……等一幕幕充满血腥的历史悲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些依附在皇权这层牛皮上的毛,自然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由此便演绎出层出不穷的个人奋斗的人生悲剧来,历史长河惊涛海量无情地吞嗜了屈原、杜甫、陆游、韩愈、李斯……等无数文人精英们的雄心壮志,壮哉,悲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4-03 14:51
杨修太过聪明!又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曹操早看他不爽了!借“鸡肋”一事!杀之.....!前面的事例很多!比如《一人一口酥》!等等!自己可以看看易中天品三国!虽然里面的话都是乱盖!但事情还是属实!可以参考!
  • 2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4-03 14:28
1.造花园事件 --甚忌之 
2.一合酥事件 --恶之 
3.梦中杀人事件 --愈恶之 
4.”害”曹丕事件 --愈恶之 
5.出城门事件 --大怒 
6.答教条事件 --大怒(杀修之心) 
7.鸡肋事件 --怒杀之 

首先,杨修这个人好耍小聪明,有一次曹操让人修门,完工后曹操在门里写了个“阔”字,杨修就把门建的小一点,还有一次曹操把一盒口酥上写了个“合”然后给大臣们,大臣们都不知道,但杨修上来就咬了一口,并说道“曹公说的‘人一口’所以我就吃了”是也当然对曹操有利,也可以说明杨修的聪明,但有一件事曹操很生气,就是曹操给了杨修一个清闲的官职,但每天曹操要来问问题,杨修爱玩,就每次猜到曹操要问的问题后写在纸上让下人给然后偷跑出去玩,可怕的是每次都猜对,真是个怪才,但有一次刮大风,把桌上的题刮乱了,杨修的下人把题带过去时,答得乱七八糟,曹操大怒,最终知道是杨修的小把戏,后来杨修还给曹植出这个办法,也被曹操知道了,所以曹操后来杀了杨修,
  • 3楼网友:毛毛
  • 2021-04-03 14:19
杨修是个侍才傲物滴人~~~看出操的文字游戏就自鸣得意,还帮植讨论什么计谋对策,非常享受那份优越感,以至于忽视了操的妒意,图为了精神上的快感 丢了性命~~~ 操就是个看不得别人好的人,容不得第二个人的天下.此篇中形象比较单一,但也继承了其一贯的奸诈阴冷的作风,假装做梦杀了身边的侍从~`总之就是 碰上他~是修倒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