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杀家观后感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9 16:37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3-28 21:12
打渔杀家观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3-28 21:46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这是一出传统戏曲,在人民群众中很有影响力)
我所感于《打渔杀家》的,还在其艺术上的震撼力。既有《锁五龙》那种决绝的豪气,又带《白毛女》中彻骨的柔情。然其境界远高于《锁五龙》,而寓意更深过《白毛女》。
这戏虽由《庆顶珠》中的两折合成,但全无其他折子戏的那种斫痕,而是圆满地表达了主题。全剧共分六场:
首场是个楔子,混江龙李俊和卷毛虎倪荣出场。这两人一登台便宣示主旨:“蟒袍玉带不愿挂,流落江湖访豪家”。可见,他们并非是“闲无事江边走走”,而是暗怀着“串联”这个真实意图的。
第二场展现萧恩父女打渔的场面,与李倪二人相会于湖畔,适逢葛先生讨渔税,双方发生争执,显出爱憎分明的阶级界线。该场戏为全剧点睛,也是艺术巅峰之处。最大特点是设计简洁、语言明快、用意深邃、套路开放,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便给人以绝美的享受和感染。
在众多文艺创作中,贫门女总是真善美的典型,而父女情尤为作家所眷顾,如后来的《白毛女》,《红灯记》,都是如此。
萧桂英和父亲萧恩的两段对唱,最显演员功力:“——摇橹催舟顺流下,江水滔滔卷浪花。劳碌不分冬和夏,父女们打渔度生涯。”“——父女打渔在河下,家贫哪怕人笑咱。桂英儿掌稳舵父把网撒,年纪迈气力不佳。”这唱段设计何等巧妙:不单表现出父女相依为命、生活之艰辛,更突出他们勤劳、善良、正直的品格,再配以如画如诗般的场景,又暗示劳苦群众本身就如滔滔之水,寓含“既可载舟亦可覆舟”之意。
萧恩同李、倪二位的对话编排也颇具匠心,寥寥数语便将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性格、思想倾向交代得一清二楚:
李、倪:萧兄为何这等懦弱?
萧恩:他们的人多。
李、倪:你我弟兄也不少
萧恩:他们的势力大呀!
李、倪:欺压你我弟兄不成!
萧恩:这就难讲话了。
起义者之间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通过萧恩一句由衷的自语(“——这才是我的好朋友哇!(笑)哈哈......”),加上女儿桂英那句至理的唱词(“知心人说的是知心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是萧恩那苍劲有力的一声叫散:“猛抬头见红日坠落西斜!”——令人玩味无穷。
我所感于《打渔杀家》的,还在其艺术上的震撼力。既有《锁五龙》那种决绝的豪气,又带《白毛女》中彻骨的柔情。然其境界远高于《锁五龙》,而寓意更深过《白毛女》。
这戏虽由《庆顶珠》中的两折合成,但全无其他折子戏的那种斫痕,而是圆满地表达了主题。全剧共分六场:
首场是个楔子,混江龙李俊和卷毛虎倪荣出场。这两人一登台便宣示主旨:“蟒袍玉带不愿挂,流落江湖访豪家”。可见,他们并非是“闲无事江边走走”,而是暗怀着“串联”这个真实意图的。
第二场展现萧恩父女打渔的场面,与李倪二人相会于湖畔,适逢葛先生讨渔税,双方发生争执,显出爱憎分明的阶级界线。该场戏为全剧点睛,也是艺术巅峰之处。最大特点是设计简洁、语言明快、用意深邃、套路开放,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便给人以绝美的享受和感染。
在众多文艺创作中,贫门女总是真善美的典型,而父女情尤为作家所眷顾,如后来的《白毛女》,《红灯记》,都是如此。
萧桂英和父亲萧恩的两段对唱,最显演员功力:“——摇橹催舟顺流下,江水滔滔卷浪花。劳碌不分冬和夏,父女们打渔度生涯。”“——父女打渔在河下,家贫哪怕人笑咱。桂英儿掌稳舵父把网撒,年纪迈气力不佳。”这唱段设计何等巧妙:不单表现出父女相依为命、生活之艰辛,更突出他们勤劳、善良、正直的品格,再配以如画如诗般的场景,又暗示劳苦群众本身就如滔滔之水,寓含“既可载舟亦可覆舟”之意。
萧恩同李、倪二位的对话编排也颇具匠心,寥寥数语便将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性格、思想倾向交代得一清二楚:
李、倪:萧兄为何这等懦弱?
萧恩:他们的人多。
李、倪:你我弟兄也不少
萧恩:他们的势力大呀!
李、倪:欺压你我弟兄不成!
萧恩:这就难讲话了。
起义者之间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通过萧恩一句由衷的自语(“——这才是我的好朋友哇!(笑)哈哈......”),加上女儿桂英那句至理的唱词(“知心人说的是知心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是萧恩那苍劲有力的一声叫散:“猛抬头见红日坠落西斜!”——令人玩味无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