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我那么依赖别人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9 03:35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4-28 11:27
喜欢一个人却不能一个人面对,想要变得成熟可是骨子里的天真总是围绕,我真的好想一个人生活面对现实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4-28 13:00
依赖性的产生往往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家长对孩子过份宠爱,过份照顾,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丧失独立办事的能力,变得具有依赖心理。尤其是独生子女,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多的“特权”。父辈们的娇宠使孩子易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性,这种懒惰性其实就是过份依赖。过份依赖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家长所说的“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不爱独立思考,只等着大人给她讲,要么就干脆等同学做完后抄人家的”。所以,家长在焦虑的同时不要过多地去责备孩子,而是应反省自己。仔细想想,自己是否过份地爱孩子,过份地保护期的孩子了?
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人应该是独立的。独立行走,使人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当孩子跨进青春之门的时候,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尤其是父母的依恋常常使其感到困惑。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当你跨进青春之门,你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的依赖仍常常困扰着自己。随着身心的发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容易失去自我,遇到问题时,自己不积极动脑筋,往往人云亦云,赶时髦,易产生从众心理。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主要表现如下:
(1)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个决定。

(2)依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都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会常常不知所措。

具有依赖性格的中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

依赖的产生同父母过分照顾或过分专制有关。对子女过度保护的家长,一切为子女代劳,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孩子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对子女过度专制的家长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

2.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做。正确地评价自己。

3.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我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自己该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做个“小地主”。在学校,除了学习好外,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去帮助他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4-28 13:14
我也爱依赖我妈妈,只是爱撒娇了吧,幸福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