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②,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②和:调和、和谐、协调。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1)有子认为“和“与“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社会现实,谈谈我们如何看待儒家所主张的“和“与“礼”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22:19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3-02 00:3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0-07-23 13:16
(1)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2)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意思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0-04-08 01:46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