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燕歌行曹丕】诗体角度讲曹丕的《燕歌行》有什么重要的...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7:02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1-23 23:16
【燕歌行曹丕】诗体角度讲曹丕的《燕歌行》有什么重要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1-24 00:09
【答案】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全诗句句押韵,为鲍照等人的七言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四百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着一个“兮”字,还拖着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说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迟山
  • 2021-01-24 00:58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