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6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11:26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12-28 02:04
我知道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但是我不清楚在商品进行交换之前,我作为商品的生产者或所有者是否同时拥有这两种属性?就是说商品既然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那在商品在被售卖之前,在我让渡使用价值之前,我作为商品的所有者是否同时拥有这两种属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2-28 02:13
超市有一个10块钱的玻璃水杯。水杯是用来喝水的,这是其使用价值,10块钱是其价值。无论作为卖家还是买家,一旦你承认并拥有了其使用价值,将其用来喝水,它就不再是商品,也就不再拥有价值。作为商家,当你承认与拥有其价值的时候,也就同时放弃了其用于喝水的使用价值,此时作为商品的水杯对你而言却拥有了另一用于交换货币的使用价值,但却没有与之对应的价值而言,因为你可以说我将玻璃生产成水杯,生产出它喝水的使用价值耗费了多少劳动,所以它具有多少多少价值,却不能说我生产出水杯的交换货币的使用价值耗费了多少多少劳动。所以,你看到了,商品是在生产其使用价值的过程中诞生了价值,随着生产过程的完成同时诞生了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词之前虽没有限制语,却有一个对应关系,你不能用这一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去对应另一生产过程的使用价值。反正我是没看到有人说,我将水杯从A工厂运输到甲地耗费了多少劳动,所以水杯的价值是多少多少,或者我将棉花从A工厂运输到甲地,所以水杯的价值是多少多少。前者用一部分生产过程代替了整个生产过程,后者压根就是两个不同的生产体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12-28 04:48
不会同时拥有,因为价值本身并不像使用价值一样你可以拥有,看得见,摸得到,价值是需要实现的不是拥有,你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 2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12-28 03:57
商品经济实际是物物交换,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物品的交换。这之间的兑换比例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量决定的。价值的实质是人类无差别劳动量的具体表现。在交换的过程中是等价值交换,就是等量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和无差别劳动相交换。在这个过程,两方各有了不同的使用价值。而凝聚在其中的无差别劳动没变。 那么对于一个物品来说,它是有使用价值的,而它的价值是多少呢?我们来用一般等价物来衡量。 《资本论》在讨论交换经济的时候,为了简化逻辑,把看不见的价值作为一个公共的统一的可见的标准来定义,就是货币。 这样的交换,就变成了拿钱买东西。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本质属性,和物品一起存在,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
  • 3楼网友:野慌
  • 2021-12-28 03:47
下面两段话比较长,但说得很清楚。政经是有点绕,慢慢来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 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 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具有多种自然属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维持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 需的。因此,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 容。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商品的 交换价值。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 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在质上应是相同的,从而在 量上才可以进行比较。这种同质的共同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 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中的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 的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价值 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生 产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无论存在于什么社会经济形态的 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是统一的,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成为商品。一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如 果不是劳动产品,那它也就不是商品,如空气、阳光等。一种劳动产品,如 果没有使用价值,生产这一产品所消耗的劳动也就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 不能成为商品,如生产中的废品。因此,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 为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 值又是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 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 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 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商品生产者生产一种商品,是为了 取得商品的价值;商品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则是为了取得该商品的使用 价值。因此,商品只有先证明自己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 为了实现价值,又必须先让渡使用价值。可见,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 产品,如果只是用来满足商品生产者自己的需要,或只是无偿地交付给别 人使用,都不能成为商品;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 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 4楼网友:罪歌
  • 2021-12-28 02:48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没有统一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应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既不同又矛盾。 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是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有用商品的共同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独特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虽然所有有用的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并非所有有用的商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不是基于价值的存在。 扩展资料: 使用价值是由有用物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没有有用物就不可能存在。每一种有用的物质都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例如,铁、纸等,每一件有用的东西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所以它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发现事物使用的各种方式,这是一个历史问题。 有用的东西不需要交换,单独使用,或储存在家里。它们不是商品,只是有用的东西。商品的有用性与一个人获得其使用属性所需的劳动量无关。例如,空气、阳光、树木、粮食和铁都是人们有用的东西,它们的有用性与人们劳动的消耗无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使用价值 百度百科-商品价值
  • 5楼网友:duile
  • 2021-12-28 02:29
你的第一个理解是正确的,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产品,如果不交换就不是商品了。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这一说,所以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中体现出来的。而交换的实质就是商品生产者出让商品使用价值,获得价值的过程,所以不能同时拥有。 第二个,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那么有机构成提高了,自然可变资本就减少了(分母和分数的大小成反比,分数大了,分母就小)而可变资本就是指劳动力,既然可变资本减少了,所需的劳动力自然也就减少了,工厂都不要工人了,所以就造成失业咯。而相对人口过剩,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所以就形成过剩的相对人口了啊 建议你先把这几个名词的概念理解清楚,他们的因果关系就自然而然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