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人体会长出“石头”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10:13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3-16 19:02
为什么人体会长出“石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3-16 19:53
人体是血肉之躯,在人体内竟会“长”出石头来,这种以前使人们困惑的问题,现在已揭开了它的奥秘。多数人只知道胆囊结石、尿路结石,很少有人知道,眼睛里、鼻腔里和唾液腺也会长出石头来。形形色色的结石究其原因可不完全一样。人体胆囊里的石头究竟怎么长出来的呢?胆囊好似一个鸭梨,它附在肝脏右下方,它的一端与肝脏相连,贮藏、浓缩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另一端与十二指肠相接。进食时,胆囊收缩,将胆汁压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食物。胆汁中主要成分除水外,还有胆盐、胆红素、胆固醇、卵磷脂和钙等固体成分。正常的胆汁呈粘稠状,一旦有细菌进入或异物进入胆囊中,这些成分就会包绕它们,而形成石头。最常见的原因是蛔虫。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十二指肠中有一个地方叫十二指肠乳头,是一个很细小的小孔,是蛔虫进入胆道的必经之路。蛔虫钻进后,可以在里面“生儿育女”。有的死在胆囊中,以它为中心,胆汁把它包绕起来形成了结石。随着蛔虫进入的大肠杆菌,把肝囊和胆道作为活动的温床,趁机繁殖起来,引起胆道发炎,起到形成结石的网架作用。大肠杆菌能释放一种酶,东窜西撞,把胆红素破坏了,变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能与胆汁的钙结合形成小颗粒沉淀下来,然后会像滚雪球似地一层一层越聚越大,形成了石头。胆囊里的石头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有的只有几个小石头,有的装满鼓鼓囊囊一袋。结石的颜色绚丽,好像是“雨花石”。将石头锯成小块,在显微镜下看可见到蛔虫卵和残存的虫体。肾结石中医称“石淋”、“砂淋”。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患尿路结石(肾、膀胱、输尿管、尿道结石)。尿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碱。正常情况下这种尿碱呈溶解状态而不沉淀。当人体摄入过多的含草酸等食物,或缺少阻止尿中晶体聚合的抑制物时,尿中的酸性物质就会与钙结合形成细小晶体沉淀。多数可经尿液排出而不得病。只有当越聚越大阻塞尿路才形成了结石。眼睛里的结石长在眼结膜的表面,质地较硬。这种结石是由于“退役”的细胞和泪水中的少量钙盐堆积而成。鼻腔内结石,主要是异物在鼻腔内滞留,刺激鼻粘膜,引起发炎,鼻腔内分泌物沉积在异物周围,形成以异物为核心的坚硬鼻石。唾液腺结石长在人体腮腺、舌下腺、颔下腺。这是由于唾液过分浓稠或细菌入侵发炎引起唾液淤滞,促使钙盐沉淀而形成结石。还有胃结石等。形形色色的人体结石,轻者使你疼痛难忍,重则可出现疼痛性休克、感染,甚至尿结石可引起尿毒症。万万不可轻视这些小石头,最好在石头还没有长大兴风作浪时请医生拿出体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3-16 21:32
人体内的结石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消化系统结石,如胃结石、胆结石、胰腺结石、肾结石和肠道结石;呼吸系统结石,如肺结石和支气管结石;还有五官处的结石,如眼部结石、鼻结石和牙结石等。各种结石的成因各不相同,其中以消化系统的结石最为常见。 消化系统结石通常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其中,草酸(存在于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等食物中)积存过多、脂肪和蛋白质(存在于各种肉类之中)摄取过量和嘌呤(存在于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食物之中)代谢失常是主要原因。这些成分普遍存在于日常食品之中,日积月累会形成不易溶解的钙盐,大部分钙盐会通过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但仍然会有少量残存在体中形成结石。结石按成分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草酸钙结石(约占结石中的80%)、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镁胺结石和胱氨酸结石。这些结石存留在体内容易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堵塞泌尿系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最简单的预防措施,除了注意合理的饮食,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喝开水,将形成结石的成分冲淡,让它们更好地排出体外。 此外,呼吸系统结石的成因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和吸烟行为,致使吸入的粉尘黏附滞留体内而成。五官部位的结石,主要是因为内部分泌物和外部刺激综合而成。只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