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惹尘埃出自哪?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6 19:18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10-15 20:11
何处惹尘埃出自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0-15 20:43
「菩提本无树」这首禅偈本是六祖的悟道偈,是慧能针对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首偈而写的,本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当时的禪宗弘忍五祖正以惠能赋此偈颂,故?ⅰ敢隆埂ⅰ阜ā勾谟谒贸芍型炼U门的六祖。由于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变异,因而其版本各不相同。在《景德录》卷四作「菩提本非树,心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拂尘埃?」(语见《弘忍传》敦煌本《坛经》收录有两首悟道偈,其一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另一首作「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字面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可以照心(指修行)的台子。本来就不存在这些东西,又哪里能够沾染的灰尘呢? 菩提树和明镜台都具有空间形象,凡有空间形象者,则必然是相对的,所以不可用以比喻自性。自性无所谓修,无所谓得,它本身就是一个绝对的境界。光明自性人人都有,只要不污染,就能自然显露,所以明心见性不可由修持入,自性本就是“无修无证,无得无失”的。这一境界,要求一悟到底,单刀直入,见性成佛,这就是“顿悟”。 禅在中国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来华的菩提达摩,达摩就是我国的禅宗初祖。禅的种类也很多,比如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等等。 但禅宗能够大行其道,兴盛迄今,当从六祖慧能开始,慧能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讲究见性成佛。 慧能是客观唯心主义者。慧能认为,“无树”“非台”得真如实体,存在于“菩提树”“明镜台”等具体事物之中。要“离树”必须“于树”,要“离相”必须“于相”,要“离世间”,必须“于世间”。没有“于树”、“于相”、“于世间”,就没有任何真如佛性。这就等于承认客观具体事的存在,而真如佛性则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原则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并是客观具体事物的灵魄。这就是禅宗著名的“于念而不念”(“无念”)、“于相而离相”(“无相”)、“念念而不住”(“无住”)的立教宗旨。 在这个宗旨的基础上,慧能作了一系列实惠性的引伸:出家当和尚可以成佛,在家行十善也可以成佛。上根之人(高贵智足的人)可以成佛,下根之人(劳苦大众)也可以成佛。 行善者可以成佛,行恶者戒十恶也可以成佛。慧能这种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实惠信仰主义,却是他自己独创的,也是禅宗独有的:这是慧能名扬四海,禅宗千古不绝,《坛经》遍播中外,崇拜者源源不绝的秘密所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0-15 22:4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只知道这些,好象出自“金刚经”
- 2楼网友:行雁书
- 2021-10-15 22:14
这句话出自六祖慧能。慧能是中土禅宗的第六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生活在当代。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的形象。他的肉身像至今还保留在南华禅寺,供奉在灵照塔中。后人将他的经历和言论录为《六祖坛经》,作为禅宗的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慧能乃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他自称"语音不正"。出家之前,在他砍柴的路上,听见有人诵读《金刚经》,便萌生学佛之念。后遇上五祖弘忍,五祖便命弟子诵读一句佛经,以测慧能之悟性,五祖的弟子诵读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便口诵一遍,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