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肖邦临终前弹的最后一首曲子是什么?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1:15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03-09 04:15
肖邦临终前弹的最后一首曲子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3-09 05:23
肖邦临终前弹的最后一首曲子《革命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的悲愤欲绝。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666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
作品由十二首练习曲组成,每首具有明确的技术锻炼目的,如第一首练右手的伸张和大把位的分解和弦;每首练习曲又具有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中段激情澎湃,充满焦虑不安和挣扎、反抗的精神。又如第十二首在左手持续不断的音流衬托下,右手奏出了号声般的动机。



扩展资料
肖邦经历
1810年3月1日,弗里德里克·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ózef 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3-09 07:56
1825年 肖邦作《C小调回旋曲》。 1827年 肖邦作《“把手给我”变奏曲集》。 1828年,肖邦访问柏林。他和艾尔斯纳一起作《克拉科夫回旋曲》。 1829年 肖邦写了《F小调协奏曲》,《降D大调圆舞曲》,《纪念帕格尼尼》(Souvenir de Paganini),他还写了第一首练习曲。 1830年, 肖邦作《E小调协奏曲》,《G小调叙事曲》。 1831年, 肖邦作《C小调练习曲——革命》。 1834年,肖邦写了4首《玛祖卡》和12首练习曲。 1837年,肖邦开始写《24首前奏曲》。 1839年, 肖邦住在法国诺昂乔治·桑的家里。他作了《G大调夜曲》,《升F大调即兴曲》和三首《玛祖卡》。 1844年, 肖邦的两首《夜曲》和三首《玛祖卡》出版。
  • 2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3-09 06:43
01 夜曲 第一号 (最浪漫的曲式,肖邦的特产。) 02 波兰舞曲 第五号“英雄” --(表达了肖邦波兰民族的英勇气质。) 03 练习曲 第三号“离别” ---(结合了高超的技术与华丽的音符。) 04 前奏曲 第十五号 --(共写了24首,短小精炼,风格多样。) 05 幻想即兴曲 ----(也许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吧。) 06 夜曲 第二号 我在劲乐团里自己会弹这首哦!) 07 马祖卡 第二十五号 --(旋律来自于他的家乡,是肖邦所独有的一种曲式。) 08 圆舞曲 第四号 (风格华丽,旋律优美,气质高贵。) 09 练习曲 第十二号“革命”-(暴风雨般的袭来,也很熟悉吧?) 10 前奏曲 第二十四号(与《革命练习曲》相似,但规模更大更热情。) 11 夜曲 第五号我最喜欢的一首,每次听到都好象被爱情触电一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