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4:34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2-22 17:11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9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9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1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2-22 18:22
(答案→)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作答,“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说明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置吏律》、《效律》、《上计律》、《唐六典》等法律文件的出现,说明不同朝代重视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来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且相关的法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侧重于在其他行政制度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第二问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中国古代的监察是为皇权服务的,不可能监督限制皇权本身。(2)首先要阅读图表,指出什么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的渐进性。英国民主传统浓厚,但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成文宪法,而是几百年来习惯发的总和。而且许多制度包括机构都是在长时间历史中不断确立和完善的。因而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从表中文字来看,体现在:王权逐步受到消弱直至完全统而不治;资产阶级控制的下议院权力逐渐扩大,上议院权力不断消弱;不断进行议会改革,到最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是选举权不断扩大的过程。“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到“ 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内阁制度逐渐完善。灵活性体现在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选举权的扩大,内阁制度的完善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2-22 18:40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