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20:56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4-05 03:18
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
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4-05 04:14

你是想问什么、题目,
再问: 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再答: 《与朱元思书》与《三峡》的异同点 1) 取材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文写的都是祖国江河大川.写了山(雄伟),水(湍急)和猿叫. 不同点:《三峡》写长江三峡(主要是巫峡),前文写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 (2)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文都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富有传神力量. 如《三峡》一文,写夏景,自应写长江之水奔腾咆哮,然而作者并未直接描摹江水的惊涛拍岸,而是在波峰浪尖上,虚拟了一叶扁舟.载着工命急宣的使者,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路遥,时短,行速显示了三峡水流的汹涌湍急. 写春冬之景,抓住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绝巘,怪柏这八种富有特征的山水景象,描绘出一种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优美境界,更给人一种清幽闲静,如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写秋景,作者用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八个字概括了秋天的一般特征后,紧紧抓住这里最具特色的猿啸着力加以渲染: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不仅让人们见到了三峡凄清的秋景,还听到了凄异,哀转的猿声,使哀思和悲秋融为一体. 《与朱元思书》中写水的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急流猛浪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静结合,使明净美与气势美交织在一起.写山,通过争高,竞上互比高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此用审美移情的眼光,写山势之离奇,能给人以向上的激励.这是富春江两岸高山的特征,写得确也别有风味. 不同点:《三峡》先写三峡形势,再分季节写景色特征,前文则是先写总体感受,再分写奇山异水. (3)在语言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精练恰当,有传神力量; 不同点:后文是散文语言,前文是骈体语言,对偶句颇多. 另外,作者及出处不同:《三峡》作者郦道元,出自《水经注》;《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出自《艺文类聚》 LZ自己摘要重点写进去即可,忘采纳最佳撒!、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