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老子道德经第7章的解释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7 21:55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11-17 14:07
老子道德经第7章的解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11-17 14:2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从无法计算的年代之前。天仍然是这个天。地仍然是这个地。可见它的生命是长久的。那麼天地为什麼能够如此的长久呢。就是因为它不是自己生长自己。而生长万物。不为自己而为别人。所以它能够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因此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也学著天地一样。将自己的事放在后面。将别人的事放於前面。可是他的灵性。却永远在别人之上。

▼外其身而身存。
他虽然将自己置之度外。但是他的真我。反而永远长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这就是圣人。他没有私心。反而能成就他的伟大。而且等到他的身体死了以后。他的灵性永远超脱三界。不再受到六道轮回之苦。还受到后人的敬仰。这就是他没有私心。反而得到了好处。

另,天长地久。
注:天地长久不灭。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注:天地所以能有这麼长久的寿数,就是天地无私不择贵贱高下亲疏。

故能长生。
注:所以天地能这样的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注:是因为圣人之处事,体天地之道,先人而后己,不为先於天下,而天下之人莫不推尊而仰为圣人,故其身未有不先於人。

外其身而身存。
注:圣人以道德为本,以假体色身为末,不求显荣於身,而天下之人莫不尊亲於圣人。

非以其无私也。
注:圣人以诚而无私,而成其私,所以无私之人反成其私。

故能成其私。
注:圣人因为大公无私,所以成为圣人,故成为其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1-17 18:05
抱歉,我忍不住说一句,道德经其实不需要翻译。这是道家的精髓,各个人的翻译其实就是对道德经的感悟,每个人的感悟不同,一些地方翻译也就不同。世界上就出现了许多版本道德经的翻译,都会有差别。所以,如果你是想研究道德经才翻译的话,你可以去查查古文字典,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翻译。。。
我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说一下而已,谢谢
  • 2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11-17 17:06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生而且永久,是因为天地顺应自然而生存,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而生,所以能长生。圣人谦虚让退身于别人后面,反而能居前列列;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正是由于他的不自私,反而能保全他自己。
  • 3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1-17 15:33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注释:
成,形成、成就、完成。存,存在。是以,所以。

译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生长,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所以圣人无私奉献反而能在众人中领先;置身于外反而能保存。
难道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私。

理解:
天地长久,是因为天地无私无欲的化育万物,这些万物反过来又造化了天地,所以天地长生。
圣人无私忘我的为人们做奉献,人们都感到圣人的精神和品格之美纷纷推举他,反而圣人身先了。在人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候,圣人能够站在外在角度审慎客观的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人们发现了圣人的方法并在圣人的指导下走出困境了,而且圣人自己也能得以保存。
为了自私的目的做出无私的奉献,我们该警惕这种论点。
真正的自私是无私,而这种无私是真心的。真心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无私帮助中,我们也要保持自尊、独立和适中。帮助自然万物就是帮助人类自己,帮助地球就是帮助人类自己。圣人不仁,却是一种大爱。

注意;
本章呼应第十三章、呼应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呼应第四十九章内容。本章讲的“无私”和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相反相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