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善用什么形式说明抽象的哲理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8 01:38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11-27 13:16
《庄子》一书善用什么形式说明抽象的哲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1-27 14:13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藉人,事,物形象为题材,以反映社会人生为要旨.寓言文学也是语言艺术之一,《庄子》既然具有文学的基本特徵,故此章以《庄子》寓言为研究主体,就寓言作品中的角色,篇章组织的安排,寓言表现的技法,分别加以探讨,析求寓言问学之艺术风采.
第一节寓言的角色
《庄子》寓言中的角色包罗万象,故此项分析不以主角为限
人物角色
《庄子》一书中,寓言的角色有古有今,亦有假借知名人物来宣说义理;借到无可借时,就用一些虚构人氏,为其代言,其中,其中寓言人物三百四十三人中,孔门弟子除颜回外,不及3%,而相关寓言凡二十则,却占总数近10%超出相应比例的三倍多.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 」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庄子.鱼父三十一〉
庄子巧妙的的因袭论语述而篇中,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张口结舌的无以回答,藉由渔父之言阐述和孔子所言之仁义有所不同.另外,劳动者的形象也是庄子寓言角色的一个重要的点,〈庖丁解牛〉,〈痀偻者承蜩〉等.
非人物角色
由於《庄子》的篇数有 ,故事中有非人物之角色者,都接加以讨论,使寓言特色能够充分的呈现;非人物的角色中可以分为动物,植物,鬼神三类来探讨,主要的特色是本身具有生命型态.
动物
《庄子》一书中,出现不少的动物角色,也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珍异兽,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虎,狗,兔,蛙……,如
庄周游於雕陵之樊,赌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 而及於粟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覩 」勤裳躩步,执弹而留之.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 而博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身.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返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子.山木第二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於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鵷鶵,子知之乎 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於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第十七》
植物
庄子寓言中以植物为角色的形象大多是,无用之材得以保全,鲜少赋予植物生命及人性的特性.如:
匠石之齐,至於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人世间第四》
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喜用植物的特性来彰显自己的品行操守,例如竹子的坚贞,梅花的耐寒等.但庄子这篇寓言却劝人家选择做个「不材之人」,因为,祸福是相因的,不才之木才可以得到长寿.庄子藉著良材往往被砍伐去做木工的基础,来说明自己应该无为的思想.此类作品尚有〈山木与雁〉等.
鬼神
在鬼神的形象上,庄子对古代神话人物加工自由度很大,全是根据自己旨趣和所欲传达寓言的哲理的需要加以编造,自由创作,这些形象都是经过高度夸张而创造出来的寓言形象.如〈河伯〉,〈黄帝〉,〈貌姑射神人〉等
第二节寓言的篇章组织
寓言意旨之安置
据陈蒲清所言:「根据纵深层次,寓言作品的形象与寓言的关系有表层寓意,中层寓意,深层寓意的渐进层次:表层寓意ˋ作者类比之具体事件,往往是触发作者创作某篇寓言的契机;中层寓意是表层寓意的概括升华,反应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本章节中所探讨之寓意,穿插是寓言以表层寓意为主,独立是寓言另扩及至中层寓意.
1,穿插式寓言
「穿插式」寓言即是作者於文章中运用寓言之表现,如欲於文中区隔寓言与论述,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第一种是以「何….邪 」或「何……乎 」等问句,作为寓言的开端,如「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山木第二十〉,「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 」〈田子方第二十一〉
第二种是在寓言之前后,出现「昔」,「今」之词作为区隔,如〈天地第二十〉,前以「「昔尧治天下,……」开始寓言故事,后以「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作为论述.
2,独立式寓言
独立式寓言意指单篇即为寓言之作品,由於每篇皆为一事之完整陈述,无其他类比之具体事件.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本篇藉由「鲋鱼忿然作色曰」中,明白作者所欲传达的道理.同於此者另有〈任公子钓鱼〉,〈涸辙之鲋〉等.
寓言故事之布局
寓言故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记述和对话两种,但并非所有的寓言都能够绝对的划分为二,如果以记叙为主的寓言,可能出现一两句对话的内容;而以对话为主的寓言,也有可能会出现少部分记述的文句;更有两者兼备且重要者.
1,记述为主
此类以记叙文为主的寓言,全用文字直接描述,或有一两句对话为.如〈任公子钓鱼〉: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於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於世亦远矣!《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本篇选自《庄子外物》.此篇寓言意全用叙述的方式来,以任公子为主角,说明胸怀大目标,不计较眼前的利益才能成大事.此类以记述为主的还有〈长梧封人〉,〈不龟手之药〉,〈墦间乞食〉等.
2,对话为主
此类以对话为主的寓言,用寓言人物间问答的「对话」方式来呈现,或先有少数的「引言」,通常是为交代寓言背景,成为「引言+对话」.
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於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
第三节 寓言的表现技法
设置悬念
主动发问
此种方式,采用主动出击之方法,藉由问题,动作使对方不得不产生怀疑,而有所思考,回应,如: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第三》
秦失去吊唁老聃的行为,引起了老聃的第子的不解,借秦失之言,写出了人生在世,当「安时处顺」,视生死唯一如,不为哀乐之情所困扰,所拘著.同样的手法也用於〈颜回新斋〉中.
设难化解
两难的处境之解决在庄子的寓言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而寓言既有况凝现实之性质,在寓言中巧设难竟以化为解惑当有其必要,如: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於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庄子.山木第二十》
由大木「无所可用」所以存活下来,而雁以不材而被杀,道出了远害其身两难之困境,不过在无奈的环境中,唯有将自己的心思从纠结的现实中提升一级,以维护其精神的自主性而免於沦为工具价值而已.同样的手法也用於〈饮冰的人〉,〈浮游於道德〉等.
物性拟人
寓言以动植物,器物之性质为主体,在运用目的方免除批评人事的针锋相对性,有劝谏说服;而又为了避免失之玄远离题,物性又必须与人事之性质有「互为指涉」之联想.在《庄子》寓言中,此一技巧约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动植物,器物能直接以人类思维进行对话与行动.二是动植物,器物虽无对话或行动,然都有具有近似人类情感为寓言的表现重点.
第一种寓言较被视为成熟之寓言创作技巧,一般亦认为西方寓言中之运用较为丰富多样;在先秦的寓言中凡是讨论此一现象,即以《战国策》中之〈鹬蚌相争〉,〈狐假虎威〉,前者由鹬,蚌之对话,后者由狐,虎的本性,充分展露出了人类世界中的「两败俱伤」的愚昧行为,后者更依狐的狡诈虎的凶猛,顺其自然的天性来加以掌握推展情节,贴切的传达出来.《庄子》一书中,也有此技巧: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庄子.秋水第十七〉
第二种是动物器物虽无对话或行动,但以其具有近似人类情感为寓言表现方式,如在〈东海之鸟〉中:
东海有鸟焉,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庄子.山木第二十》
鸟类觅食的本能,应属生物求生的反射动作,然「是以免於患」之语,使得所有动作充满了「理智抉择」之色彩.
真假相生
《庄子》寓言中,使用「真假相生」之法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历史虚构法」,此法是借历史经验来作为仿效学习或引以为戒,尤其书中寓言对象多为君王或是与施政相关之环境.二是「梦兆奇幻」之法,对於想要人改进缺失而为之寓言,不变直接说明而用一种虚幻难侧之事拉近距离,化解当事者的戒心进而接受.
历史虚构
历史虚构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本为假造,虚构之故事,但往往援引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加以证实.」一是「有些故事本有一定的史事为依据,但作者或添加枝叶,或虚构部分内容,以求生动叙述并寄托寓意.」
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於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於鲁,削迹於卫,伐树於宋,穷於商周,围於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谓通,穷於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於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於颖阳,而共伯得乎共首.《庄子.让王第二十八》
梦兆奇幻
列子,庄子寓言皆擅长使用梦幻手法,如《列子》〈华胥梦〉,〈蕉鹿梦〉;《庄子》〈庄周梦蝶〉,〈起死〉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 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 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 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 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於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 」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 」髑髅深矉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庄子.至乐第十八》
庄子利用梦境,梦见与空骷髅的对话,欲说明没有形体的快乐超越了人间有形体的劳苦.
结论
透过庄子寓言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庄子的文学艺术,以由不同的表现手法呈现,如角色不限於人物,广泛至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都曾是庄子笔下的主角;内容用对话,叙述,表现上用主动设问,梦境上,历史虚构上,在这些特色下交织成各篇的故事,不仅带给人们丰富的知识,更藉由寓言的形式让我们明白深入浅出的大道理.
第一节寓言的角色
《庄子》寓言中的角色包罗万象,故此项分析不以主角为限
人物角色
《庄子》一书中,寓言的角色有古有今,亦有假借知名人物来宣说义理;借到无可借时,就用一些虚构人氏,为其代言,其中,其中寓言人物三百四十三人中,孔门弟子除颜回外,不及3%,而相关寓言凡二十则,却占总数近10%超出相应比例的三倍多.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 」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庄子.鱼父三十一〉
庄子巧妙的的因袭论语述而篇中,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张口结舌的无以回答,藉由渔父之言阐述和孔子所言之仁义有所不同.另外,劳动者的形象也是庄子寓言角色的一个重要的点,〈庖丁解牛〉,〈痀偻者承蜩〉等.
非人物角色
由於《庄子》的篇数有 ,故事中有非人物之角色者,都接加以讨论,使寓言特色能够充分的呈现;非人物的角色中可以分为动物,植物,鬼神三类来探讨,主要的特色是本身具有生命型态.
动物
《庄子》一书中,出现不少的动物角色,也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珍异兽,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虎,狗,兔,蛙……,如
庄周游於雕陵之樊,赌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 而及於粟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覩 」勤裳躩步,执弹而留之.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 而博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身.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返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子.山木第二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於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鵷鶵,子知之乎 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於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第十七》
植物
庄子寓言中以植物为角色的形象大多是,无用之材得以保全,鲜少赋予植物生命及人性的特性.如:
匠石之齐,至於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人世间第四》
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喜用植物的特性来彰显自己的品行操守,例如竹子的坚贞,梅花的耐寒等.但庄子这篇寓言却劝人家选择做个「不材之人」,因为,祸福是相因的,不才之木才可以得到长寿.庄子藉著良材往往被砍伐去做木工的基础,来说明自己应该无为的思想.此类作品尚有〈山木与雁〉等.
鬼神
在鬼神的形象上,庄子对古代神话人物加工自由度很大,全是根据自己旨趣和所欲传达寓言的哲理的需要加以编造,自由创作,这些形象都是经过高度夸张而创造出来的寓言形象.如〈河伯〉,〈黄帝〉,〈貌姑射神人〉等
第二节寓言的篇章组织
寓言意旨之安置
据陈蒲清所言:「根据纵深层次,寓言作品的形象与寓言的关系有表层寓意,中层寓意,深层寓意的渐进层次:表层寓意ˋ作者类比之具体事件,往往是触发作者创作某篇寓言的契机;中层寓意是表层寓意的概括升华,反应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本章节中所探讨之寓意,穿插是寓言以表层寓意为主,独立是寓言另扩及至中层寓意.
1,穿插式寓言
「穿插式」寓言即是作者於文章中运用寓言之表现,如欲於文中区隔寓言与论述,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第一种是以「何….邪 」或「何……乎 」等问句,作为寓言的开端,如「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山木第二十〉,「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 」〈田子方第二十一〉
第二种是在寓言之前后,出现「昔」,「今」之词作为区隔,如〈天地第二十〉,前以「「昔尧治天下,……」开始寓言故事,后以「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作为论述.
2,独立式寓言
独立式寓言意指单篇即为寓言之作品,由於每篇皆为一事之完整陈述,无其他类比之具体事件.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本篇藉由「鲋鱼忿然作色曰」中,明白作者所欲传达的道理.同於此者另有〈任公子钓鱼〉,〈涸辙之鲋〉等.
寓言故事之布局
寓言故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记述和对话两种,但并非所有的寓言都能够绝对的划分为二,如果以记叙为主的寓言,可能出现一两句对话的内容;而以对话为主的寓言,也有可能会出现少部分记述的文句;更有两者兼备且重要者.
1,记述为主
此类以记叙文为主的寓言,全用文字直接描述,或有一两句对话为.如〈任公子钓鱼〉: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於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於世亦远矣!《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本篇选自《庄子外物》.此篇寓言意全用叙述的方式来,以任公子为主角,说明胸怀大目标,不计较眼前的利益才能成大事.此类以记述为主的还有〈长梧封人〉,〈不龟手之药〉,〈墦间乞食〉等.
2,对话为主
此类以对话为主的寓言,用寓言人物间问答的「对话」方式来呈现,或先有少数的「引言」,通常是为交代寓言背景,成为「引言+对话」.
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於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
第三节 寓言的表现技法
设置悬念
主动发问
此种方式,采用主动出击之方法,藉由问题,动作使对方不得不产生怀疑,而有所思考,回应,如: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第三》
秦失去吊唁老聃的行为,引起了老聃的第子的不解,借秦失之言,写出了人生在世,当「安时处顺」,视生死唯一如,不为哀乐之情所困扰,所拘著.同样的手法也用於〈颜回新斋〉中.
设难化解
两难的处境之解决在庄子的寓言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而寓言既有况凝现实之性质,在寓言中巧设难竟以化为解惑当有其必要,如: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於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庄子.山木第二十》
由大木「无所可用」所以存活下来,而雁以不材而被杀,道出了远害其身两难之困境,不过在无奈的环境中,唯有将自己的心思从纠结的现实中提升一级,以维护其精神的自主性而免於沦为工具价值而已.同样的手法也用於〈饮冰的人〉,〈浮游於道德〉等.
物性拟人
寓言以动植物,器物之性质为主体,在运用目的方免除批评人事的针锋相对性,有劝谏说服;而又为了避免失之玄远离题,物性又必须与人事之性质有「互为指涉」之联想.在《庄子》寓言中,此一技巧约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动植物,器物能直接以人类思维进行对话与行动.二是动植物,器物虽无对话或行动,然都有具有近似人类情感为寓言的表现重点.
第一种寓言较被视为成熟之寓言创作技巧,一般亦认为西方寓言中之运用较为丰富多样;在先秦的寓言中凡是讨论此一现象,即以《战国策》中之〈鹬蚌相争〉,〈狐假虎威〉,前者由鹬,蚌之对话,后者由狐,虎的本性,充分展露出了人类世界中的「两败俱伤」的愚昧行为,后者更依狐的狡诈虎的凶猛,顺其自然的天性来加以掌握推展情节,贴切的传达出来.《庄子》一书中,也有此技巧: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庄子.秋水第十七〉
第二种是动物器物虽无对话或行动,但以其具有近似人类情感为寓言表现方式,如在〈东海之鸟〉中:
东海有鸟焉,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庄子.山木第二十》
鸟类觅食的本能,应属生物求生的反射动作,然「是以免於患」之语,使得所有动作充满了「理智抉择」之色彩.
真假相生
《庄子》寓言中,使用「真假相生」之法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历史虚构法」,此法是借历史经验来作为仿效学习或引以为戒,尤其书中寓言对象多为君王或是与施政相关之环境.二是「梦兆奇幻」之法,对於想要人改进缺失而为之寓言,不变直接说明而用一种虚幻难侧之事拉近距离,化解当事者的戒心进而接受.
历史虚构
历史虚构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本为假造,虚构之故事,但往往援引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加以证实.」一是「有些故事本有一定的史事为依据,但作者或添加枝叶,或虚构部分内容,以求生动叙述并寄托寓意.」
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於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於鲁,削迹於卫,伐树於宋,穷於商周,围於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谓通,穷於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於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於颖阳,而共伯得乎共首.《庄子.让王第二十八》
梦兆奇幻
列子,庄子寓言皆擅长使用梦幻手法,如《列子》〈华胥梦〉,〈蕉鹿梦〉;《庄子》〈庄周梦蝶〉,〈起死〉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 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 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 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 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於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 」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 」髑髅深矉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庄子.至乐第十八》
庄子利用梦境,梦见与空骷髅的对话,欲说明没有形体的快乐超越了人间有形体的劳苦.
结论
透过庄子寓言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庄子的文学艺术,以由不同的表现手法呈现,如角色不限於人物,广泛至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都曾是庄子笔下的主角;内容用对话,叙述,表现上用主动设问,梦境上,历史虚构上,在这些特色下交织成各篇的故事,不仅带给人们丰富的知识,更藉由寓言的形式让我们明白深入浅出的大道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