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在当代的发展和作用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22:48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3-23 07:38
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在当代的发展和作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23 09:09
简单的说:
西方绘画中注重焦点透视,突出主体,引人注目,比如描绘《耶稣受难》。西方人比较强调个体,简单的例子:西方人家里的小孩享有和大人一样的人格尊严权,中国的小孩就是“小P孩啥也不懂”。
中国则注重整体,博大,在古近代绘画中很多使用散点透视,比如《清明上河图》,散点透视可以展现很广阔的空间,突出大场面。当然近现代中国绘画吸取了很多西方绘画的精髓,西方也同样,现在各种透视都只是为了表达内容不同而选择使用了。

详细点就需要到百度网页上查资料了,如:
三、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 焦点、散点透视是中西画家绘画时对空间的不同理解。焦点透视,就象照相机,焦距对准的地方清楚,集中之外的模糊,从而表现出距离。从物理学的原理出发,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这种透视只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视向和视域,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而散点透视是指中国画的构成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时间和空间相结的一种表现方法。早在魏晋时期的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及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通过环境式的景物衔接起来,让空间连续和时间流动结合起来。 中国早期的山水画理论家宗柄就说过,画山水“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其后荆浩提出画山水要“搜妙创真”,都表现出用散点透视表现出自然美。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里提出了山水画的“三远论”:“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每远每异,所谓山行步步移也,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三远法给画家经营位置以广阔天地。画家可以在一幅画上综合交错地使用三远法安排形象,在长卷中更能使景物有起有伏,有隐有显,有开有合,将散点透视和艺术表现效果结合在一起。 散点透视给画面带来了整体上的音乐节奏感与和谐感。 中国绘画从有限中见到无限,再从无限中回归有限,如此回旋经复,节奏鲜明。西方绘画则以有限见到无限,并一往而不复返。如中国东晋时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与十七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拉斯梅尼娜斯》(即《宫廷女官们》)两幅都是人物画,而《洛神赋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子,使静止的画面,随生活与情势而流动,富有时间感。《拉斯梅尼娜斯》则在单一的视点和静止的画面中,在纵向上塑造出变化丰富的空间。在构图上中国画利用散点透视表现物象内在联系上脉通气贯;在位置经营上环环相扣,节节相连,从内外两个方面形成一种起伏而又连贯的情感节。如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结构上有序曲、高潮(虹桥部分)、尾声,形成鲜明的情感节奏,突破时空的局限,同一时间里展现不同环境。在西方现代派画家向传统的西方焦点透视发起了攻击,但也无法否认西方焦点透视的根深传统,在现代派那里也无法否认这种实质,如西方现代派的照相写实主义,仍然可看到传统焦点透视学在形象上的完美体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