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07:41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1-02 01:16

阅读下面几节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1-02 02:00

1.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通过消极的观察,而是要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竹子的生长过程和进行科学的观察。

2.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3.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属于举例论证。

4.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1-02 03:21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