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玉纹饰缝隙中残留跟蜡烛似的透明物体,挖出来用火烧马上就融化了接着就凝固了,这是不是包浆???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9:27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4-02 19:26
古玉纹饰缝隙中残留跟蜡烛似的透明物体,挖出来用火烧马上就融化了接着就凝固了,这是不是包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4-02 20:49
你说的情况其实就是水蜡,而不是包浆。有二种情况会出现你表述的问题,1.你这个古玉是赝品,作假者为了伪装古玉用水蜡封缝隙,造成真玉的假象。2.是真品,当时持有者为了保护好古玉,用水蜡涂满古玉的外表,时间长了,表面的水蜡都已经消磨,只有缝隙里还残存着透明的水蜡。追问嗯,但是良渚文化当时有没有水蜡?追答这足以可以说明,你这块古玉绝对不是良渚文化的。追问你怎么这么肯定?你有没看到我的藏品地底下的东西时间埋久了缝隙里会有蜂蜡那要有个千数来年吧追答我不是说了,如果对的,那就是后人爱护它而用水蜡保护的。透明的只能是水蜡,水蜡是化学合成物,古时候还没发明呢。古时候也有蜡,好多青铜器就是用失蜡法做出来的,但是古时候的蜡都是不经过提炼的(当时没有这种提炼技术),所以很厚也很浑浊,绝对不透明的。另外,古蜡经过长时间风化,会变成粉末状或小块状。追问
你看看我也是查资料看到的追答从照片上看,确实是良渚文化的风格。但是这块玉材有问题。良渚文化出处是在江浙沪交接的地区,都是就地取材做的。你这件东西用的是内蒙古及辽宁一带的石材。雕刻也有问题,当时由于雕刻工具有限,都是用浅浮多线条细刻工艺,而不是你的那种粗刻单线条工艺。所以,你这良渚玉是仿品无疑。追问初期的良渚有那么精细吗,都是工艺越来越发达追答从照片上我没看到精细啊?很粗糙。你去博物馆看看吧,特别是上海博物馆,有很多良渚文化的玉,比你的精细多了。良渚文化时期,由于工具有限,只能阴刻,而且都是很细的很浅的阴刻。你的玉在江浙沪一带更本不产这种石材。说了这么多,不想多说了,你不信就去问问权威部门吧,看看我说的是否对吧。就这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02 21:55
不是包浆,这个应该是蜡
  • 2楼网友:怙棘
  • 2021-04-02 21:42
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