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结晶法是什么?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02:12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2-08 05:45
л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2-08 06:27
结晶法:
利用两种或多种可溶性固体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而采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的操作方法.例如,使晶体硝酸钾与其中所含的氯化钠杂质分离,就可以采用结晶的方法.

1、结晶法定义使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使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的方法即结晶法。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为物理变化

2、降温结晶法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

3、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 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可以观察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得很明显时,这个溶质叫陡升型,反之叫缓升型。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若要分离出陡升型,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如硝酸钾就属于陡升型,氯化钠属于缓升型,所以可以用蒸发结晶来分离出氯化钠,也可以用降温结晶分离出硝酸钾。与蒸发相伴随的往往有过滤。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过滤方法:1 常压过滤,所用仪器有:玻璃漏斗、小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等。要注意的问题有:在叠滤纸的时候要尽量让其与玻璃漏斗内壁贴近,这样会形成连续水珠而使过滤速度加快。这在一般的过滤中与速度慢的区别还不太明显,当要求用热过滤时就有很大的区别了。比如说在制备KNO3时,如果你的速度太慢,会使其在漏斗中就因冷却而使部分KNO3析出堵住漏斗口,这样实验效果就会不太理想。2 减压过滤,所用仪器有:布氏漏斗、抽滤瓶、滤纸、洗瓶、玻璃棒、循环真空泵等。要注意的问题有:选择滤纸的时候要适中,当抽滤瓶与循环真空泵连接好后用洗瓶将滤纸周边润湿,后将要过滤的产品转移至其中(若有溶液部分要用玻璃棒引流)。

4、重结晶法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又称再结晶。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重结晶的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最好选择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即得纯制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的两种盐类,如果它们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很大,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加,而温度升高对氯化钠溶解度影响很小。则可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除去氯化钠以后的母液在浓缩和冷却后,可得纯硝酸钾。重结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

5、升华结晶法应用物质升华再结晶的原理制备单晶的方法。物质通过热的作用,在熔点以下由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 转变为气态,而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重新再结晶,称升华再结晶。1891年R.洛伦茨(Lorenz)利用升华再结晶的基本原理生长硫化物小的晶体。1950年D.C. 莱诺尔兹(Reynolds)以粉末状CdS为原料用升华再 结晶方法制备了3X3火6mm的块状CdS晶体。1961 年W.W.培皮尔(PIPer)用标准升华再结晶的方法 生长了直径为13mm的CdS单晶。升华再结晶法已成 为生长H一砚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材料的主要方法 之一。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外界要对固态物质作功,使其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为使物质的分子气化,单位物质 所吸收的热量必须大于升华热(即熔解热和气化热之 和),以克服固态物质的分子与周围分子的亲合力和环 境的压强等作用。获得足够能量的分子,其热力学自由 能大大增加。当密闭容器的热环境在升华温度以上时, 该分子将在容器的自由空间内按布朗运动规律扩散。如 果在该容器的另一端创造一个可以释放相变潜热(即相 变过程中单位物质放出的热量)的环境,则将发生凝华 作用而生成凝华核即晶核。在生长单晶的情况下,释放 相变潜热,一般采用使带冷指的锥形体或带冷指的平面 处于一定的温度梯度内,并使尖端或平面的一点温度最 低,此处形成晶核的几率最大。根据科赛尔结晶生长理 论,一旦晶核形成,新的二维核将沿晶核周边阶梯继续 进行排列,当生长一层分子后,在其平坦的结晶面上将 有新的二维核形成,进而生成另一层新的分子层。决定 晶体生长的3个基本要素是表征系统自由能变化的临界 半径、二维核存在的几率和二维核形成的频度。升华再 结晶法可用于熔点下分解压力大的材料,如制备CdS、 ZnS、Cdse等单晶。其缺点是生成速率慢,生长条件 难以控制。

6、结晶法的应用结晶法用于分离海水中的氯化钠。工业上为了获得某种溶质也采用结晶法提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2-08 08:37
结晶法: 1蒸发溶剂 2冷却热饱和溶液
  • 2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2-08 08:26
我无意中看到你前些天问到的问题,感觉你对这个问题比较困惑。其实分离杂质属于物质的分离(除特殊的要求外),想想看,把所要保留的物质和杂质分离后,不管所要保留的物质是留在溶液中还是以固体形式析出,它都是纯净的了。 对于你问的后两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至于第一个问题,少量和大量的确制约了某些方法的可行性。不过既然是除杂,杂质的量相对于主物质的量来说,必然是相对少量的,这是习惯的说法,大部分情况下不是题目的考点。这段话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至于第一个问题,请你参看这段话:有部分老师就提出,(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氯化钠晶体)除了所给出的答案以外,是否可考虑:②用热水溶解④降温结晶⑤冷却后过滤③蒸发结晶。他的理由是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通过降温结晶能使硝酸钾结晶析出,但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在降温过程中氯化钠不析出,因此能除去硝酸钾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最后再进行蒸发结晶就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这一过程看似正确,仿佛是沿用了提纯硝酸钾(其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的方法,还“巧妙地”进行了逆向思维。其实该方法忽略了原混合物中只有少量硝酸钾,如果用热水溶解氯化钠与硝酸钾(少量)来配制溶液时,并不能得到较高温度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那么在降温过程中并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根本无法除去硝酸钾。 友情提供:(我自己整理的哦,原你继续发扬好学精神) 初中化学学物质的分离主要有三种方法:①过滤法②降温结晶③蒸发结晶 应用范围:  ①适用于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且有固体不溶于水  ②可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分离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程度差异较大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适用于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  ③适用于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 应用原理:   ①滤纸(或过滤层)能使液体穿过而不能使固体穿过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溶质有部分过剩而结晶析出     ③蒸发溶剂,减少溶液中溶剂量,使溶质有部分过剩而结晶析出 主要操作:   ①溶解、过滤、蒸发   ②溶解(加热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溶液、过滤   ③(溶解)、蒸发
  • 3楼网友:woshuo
  • 2021-02-08 06:58
利用两种或多种可溶性固体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而采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的操作方法.例如,使晶体硝酸钾与其中所含的氯化钠杂质分离,就可以采用结晶的方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