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嘘,小声点儿!阅读题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31 15:36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07-31 02:34

嘘,小声点儿!”哈格曼在自己的博客上,提醒前来观看的人轻
点声,不要打扰了他们的睡眠。

这个在中国工作了多年的德国人,突然迷上了拍摄中国城市街头那些睡着的人。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中国城市的街头,捕捉了七百张各种各样的街头睡姿。他将这些照片他放在自己的博客上,短短数日,点击率过40万。

这是他拍摄的几组镜头。
中午。菜市场。卖水产的两名摊主,分别躺在不到一米长的水盆内,睡着了。水盆像一张婴儿的摇篮,可是,他们的身材太巨大了,半个身子,伸到了盆外……
一家超市门口,停着几辆购物的小推车。一名身穿保安服的年轻人,倚着小推车,靠着一根电线杆,睡着了。中午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他的身上……
工地附近,一个头戴安全帽的男人,席地而坐,靠着自行车的轮子,睡着了。他的身后,是城市高耸气派的楼房……
车站广场前,一群人,杂乱无章地依靠在一起,睡着了。可是,你认真看看,就会发现,情况一点也不混乱,最中间的男人,是最主要的支点,他仰天靠着铁栏杆,两条腿叉开,孩子趴在一条腿上,女人趴在另一条腿上;而他的右胳膊,支撑着一个女孩,女孩的腿上,枕着一个小伙子的头……

这些街头的睡眠,都是高难度的动作。一张椅子,一堵墙,一个角落,一只膝盖,一顶安全帽,一辆推车,一块木板,一张报纸,一块石头,一截树枝……都可能成为一张临时的“床铺”。或倚,或躺,或靠,或伏,或蜷,或弓,或抵,或歪,或抱,或缠……都可能让他们进入梦乡。他们的睡姿,让人捏着一把汗,也让人心痛不已。

如果可能,谁不希望塌塌实实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的床上,美美地睡觉啊。可是,他们做不到,他们大多是一些体力劳动者,风餐露宿,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可以趴一趴的办公桌。他们很多人来自遥远的乡下,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很可能还没有落下脚,而即使住下了,也永远是城市最偏僻的一隅,用砖头垒起来的硬板床。他们常常做着最苦最脏最辛苦的活,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

此刻,他们困了,倦了,乏了,累了,于是,以一种最不舒适,在文明人看来也一点不雅观的姿势,打个盹,休息一下。他们总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睡乡。是的,这是一种极不舒坦的姿势,也是最不设防的姿势,难怪连黄头发蓝眼睛的德国人哈格曼也感叹不已:“熟睡的中国人体现出来的那种平静、弹性和适应性,以及他们为中国复苏做出的贡献,让我深深着迷。”

我一遍遍地看着那些照片,那是一张张我非常熟悉的面孔,他们与我的乡下老父亲、堂兄弟、邻家小妹,多么相象。我忽然想,与心思重重展转难眠的人比起来,能以这样一种艰苦的姿势,坦然入眠,多么快乐。与生活在战火之中或尔虞我诈环境中的人比起来,能在城市街头无牵无挂,安然入眠,多么幸福。
嘘,小声点儿!他们睡着了,请别惊扰他们。

1.本文表达方式有什么显著特点?

2.怎么看待哈格曼的这种行为?

3.“我一遍遍地看着那些照片,那是一张张我非常熟悉的面孔,他们与我的乡下老父亲、堂兄弟、邻家小妹,多么相象”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它们怎么样感情?

4.你觉得他们幸福么?why?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7-31 04:06

基础层级演练:


1.“嘘,小声点儿!”请对这一标题作点赏析。


                     


                       


                       


2.本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显著特点?


                     



发展层级演练:


3.你怎么看德国人哈格曼的这种行为?


                     


                       



4.“我一遍遍地看着那些照片,那是一张张我非常熟悉的面孔,他们与我的乡下老父亲、堂兄弟、邻家小妹,多么相像。”从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他们”怎样的感情?


                     


                       


                       


5.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与心事重重辗转难眠的人比起来,能以这样一种艰苦的姿势,坦然入眠,多么快乐。与生活在战火之中或尔虞我诈环境中的人比起来,能在城市街头无牵无挂,安然入眠,多么幸福。”你觉得这些睡在街头的人快乐、幸福吗?


                     


                       


                       


写作拓展延伸:


6.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提示:“他们”,代表的是一类人,可以是感动中国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身边某一类人,如父母、同学、老师等等。


参考答案:


1.这一文题取自哈格曼博客上的一句提醒语。文字简约,但能充分表现出作者对那些为生活所迫而睡在街头的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2.前半部分介绍哈格曼的博客,再现哈格曼拍摄的几组镜头,用的是叙述性语言;后半部分表达对下层百姓的深深同情,则以抒情议论为主。 3.一个外国人,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中国城市的街头,捕捉了700张各种各样的街头睡姿,并发出由衷的感叹:“熟睡的中国人体现出来的那种平静、弹性和适应性,以及他们为中国复苏作出的贡献,让我深深着迷。”他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毋庸讳言,我们很少对下层百姓投去如此关注的目光。他博客上那句提醒,更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精神。 4.作者对“他们”不嫌不弃,视其为自己的“老父亲、堂兄弟、邻家小妹”,表达了对“他们”尊重、同情的感情。 5.示例:比起心事重重的人,比起生活在战火之中或尔虞我诈环境中的人,“他们”尽管物质上赤贫,但精神上确实要快乐、幸福许多。但他们亟需改善生活,尽快解决温饱问题,这样,才能谈得上拥有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6.略。


(语文报·中考版) 暑假专号第56页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