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改善猜疑的心理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1 05:52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4-30 15:15
总是疑神疑鬼 怎样能使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强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4-30 15:38

学着去相信别人,有时候吃亏也是一种人生的锻炼的课程,


没有谁一辈子都能那么完美的解决身边的人和事!


你的猜疑是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意识,你猜疑身边的人和事是怕其中有什么你未知的因素可能会伤害到你,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心谨慎,但是小心谨慎是要有个度的。你可能过头了啊!可能长时间的某个环境和人群让你不得不长时间的保持这种精神状态所以你现在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但是没关系这些都是心里因素,都多多的去学着相信别人的话,多多想别人的好的一面对待事情多想乐观的一面,放平心态客观合理的对待人和事。我相信你会好起来的啊!!!!!!加油预祝你天天都能开心的面对生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4-30 16:41

表现在交往过程中,自我牵连倾向太重,何谓自我牵连太重,就是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与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

猜疑心理

(一)猜疑的表现 猜疑者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 如:有的人见到几 个同学背着他讲话,就会怀疑是在讲他的坏话;老师有时对他态度冷淡一些, 又会觉得 老师对自己有了看法等等,成天提心吊胆地学习、生活,内心总有解不开的疑惑, 总有 摆脱不了的矛盾,活得很累。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 整天闷闷不乐、 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入, 便由怀疑别人发 展到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二)猜疑的成因 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 越 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个人丢失了斧头, 怀 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 神色仪态, 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 他断定贼非邻 子莫属了。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 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 者。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 相关。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 “他信”的缺 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 实际上也是对自己 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 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 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 越不易产生猜疑心 理。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挨过骗, 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 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三)对策 ●坚持“责已严,待人宽”的原则。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对自己要求不高, 对别人 倒多少有些苛求。如果对别人的要求不那么高,就不会把别人的言行变化看得那么严重, 许多无端猜疑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 对别人的苛求往往也同对自己 的迁就形影相随,倘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就不会无端猜疑别人是否做了不利于自己的 事,讲了不利于自己的话,决不会在心里疑神疑鬼,自寻烦恼。 ●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 应当立即寻找产 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 如“疑人偷斧”中的 那个农夫,如果失斧后冷静想一想,斧头会不会是自己砍柴时忘了带回家, 或者挑柴时 掉在路上,那么,这个险些搞僵他同邻人关系的猜疑,或许根本就不会产生。 现实生活 中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 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 宰,却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 相信自己会与周围 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 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学会使用“自我安慰法”。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 与他人产 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 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 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 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 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及时沟通,解除疑惑。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 但冷静思索后 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 若是误会, 可心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各自的想法为对方所了解,也有好处; 若真 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了人的手脚,使人远离朋友,远离人群。 为避免猜 疑,交往中一要力求实事求是;二要在猜疑得到证实前,予以“冻结”, 不以怀疑为基 础,进行“合理推论”。做到这两点,就能从猜疑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