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的是。跃迁不是一瞬间就完成的吗,为什么可以形成一直都看得见的光谱,不应该是一瞬间看到然后就没有了吗。具体的内部过程是如何的呀!!
而且像氢只有一个电子,它如何同时形成这么多条谱线呀!。
光谱的形成是因为瞬间不断地跃迁吗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00:53
- 提问者网友:练爱
- 2021-03-19 07:4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3-19 08:02
你什么时候能看到一个单独的氢原子的?你什么时候能看到某个实验,拿一个单独的氢原子出来做实验的?当然是拿氢气----成千上万的氢原子在做实验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3-19 09:46
第一个问题xindongreneu 同学已经回答了,基本意思是对的。
第二个问题,虽然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但是它的能级(通俗的说是电子轨道)不止一个,电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被激发后,可以跃迁到不同的能级,就会产生不同的光谱,这是吸收光谱。相应的,激发态的电子跃迁回到低能态(不一定是基态),会产生相应的发射光谱。这就是它同时形成多条谱线的原因。
另外,你们最后讨论的明线和暗线的问题,实际上是发射光谱(明线)和吸收光谱(暗线)的区别。这种区别的原因是光谱采集方式不同造成的。
一般采集到的光谱是吸收光谱(暗线),也就是说背景光谱是亮的,而元素的光谱(吸收光谱)是暗的。这是由于在采集光谱时,光源直接透过样品(如果可以这么称之为样品的话),光路中光源、样品、检测器在同一直线上,样品吸收了光源的能量,使得到达检测器的连续光中有一部分能量被样品“消耗”了,造成样品中的电子跃迁,因而在最终的光谱中产生了对应于样品电子跃迁的能量减少值。这个能量减少值在光谱上反映的就是暗线。
如果在采集光谱时,光源、样品、检测器呈垂直分布,那么检测器采集到的光谱只有样品的发射光谱,而没有光源的背景光,那么最终的光谱就是明线。(当然,采集系统是经过Welsh凹面镜组来优化光路后搭建的,不然样品跃迁到低能态的发射光是四面八方的散射光,采集效率是很低的。)
- 2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3-19 09:37
先,只要条件适宜,就会有无数次不间断的跃迁,持续地发出光。
另外,光谱是通过感观元件来成像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