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临江仙的意思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6:43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12-24 01:12
临江仙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12-24 01:18
问题一:杨慎《临江仙》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
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充
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远戍云南永昌卫(今
保山),卒死贬所。天启朝追谥“文宪”。著有《升庵词》。慎为明中叶文学
大家,命运蹭蹬,老境凄凉。其词藻丽其外,凄咽于内。
创作背景: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廿一史弹词》是杨慎晚年在云南戍所所著历史通俗说唱之作。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共十段,一段相当于一回。此词是第三段开场词,后清初毛宗岗父子移置于《三国演义》卷首。
]「是非成败转头空」无疑是衰飒语、消沉语。但也是沉痛感慨语。而且,何尝不是透彻感慨语?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并非人人得能获致。杨慎的人生感受实在太多太深,他以一个宦家子弟高中魁首,也曾春风得意好一阵。可转头来,72岁高龄的生命却有35年被拘在边地戍所。太复杂太痛苦了倒会转化为简单:看透了人生,万事皆可以抛开。诚然,此种「透」是历经痛彻入骨、心力交瘁之后的自然境界,「转头空」其实是愤慨的,无非是愤火白炽已没色焰。「青山依旧」是时空转换中的不变,「几度夕阳红」则是流逝,是变。「古今多少事」没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逝去。杨慎愈老愈深悟到这一点,他以「白发渔樵」为化身,酒「浊」心「清」。「惯看」是看惯了习以为常了,于是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活了过来。所以,淡语、轻松语、超脱语,确也不是人人说得来,说得好,说得深刻的。淡语深刻,绝非文字技巧问题,但又非得凭借举重若轻的文字功力不可。看似漫不经意,往往就是所谓「无技巧」境界。问题二:《临江仙》的意思是什么 有什么寓意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格律俱为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1] 。另外宋代词人柳永将《临江仙》演为慢曲,如《临江仙慢》、《临江仙引》等,字数为九十三字,此是别格。
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是明代才子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被放在卷首,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歌词有引用。
《临江仙》杨慎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几度:多少
【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而我认为此句比起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有悲壮和凄婉之情.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但曾经的浴血厮杀,曾经的金戈铁马,已随时间远去,一切成败得失功过是非都已经过去,被历史的长河所吞噬.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依旧”和“几度”在变与不变的现实中挣扎.或许世界真的就是如此,充满着变与不变.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或许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心中才会有这份凭吊古战场的苍凉而从容,沉郁而超然.“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
作者简介:
杨慎(1488~1559......余下全文>>问题三:苏轼的临江仙的意思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意常:一醉方休后,在深夜返回住处临皋,恐怕此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吧。家童已然睡熟,鼾声如雷,无论我怎么敲门他都听不见,无奈之下,只能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拄杖到江边听那涛声。感叹平生颠沛漂泊,大多时候是身不由己,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就如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一样,让我的心也超然宁静。不如就驾那一叶扁舟,从此远离喧嚣的尘世,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余生。问题四:三国演义-调寄《临江仙》解读?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苏东坡也写过“赤壁怀古”,用的是《念奴娇》词牌,起首就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并非有意给三国的故事写开场白,可是说到无情历史和千古英雄的时候竟然产生不谋而合的感触。即使明代的杨慎受到宋代苏轼的影响,那也一定是怀着深深的同感,不仅限于字句修辞的模仿。
杨慎之所以能够以这样高远而深邃的眼光看待历史,产生出这样令人触痛的感慨,写下这样气度宏阔的词篇,跟他的个人身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明代文人中,杨慎的才气学识与悲剧命运......余下全文>>问题五:杨慎《临江仙》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 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充 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远戍云南永昌卫(今 保山),卒死贬所。天启朝追谥“文宪”。著有《升庵词》。慎为明中叶文学 大家,命运蹭蹬,老境凄凉。其词藻丽其外,凄咽于内。 创作背景: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廿一史弹词》是杨慎晚年在云南戍所所著历史通俗说唱之作。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共十段,一段相当于一回。此词是第三段开场词,后清初毛宗岗父子移置于《三国演义》卷首。 ]「是非成败转头空」无疑是衰飒语、消沉语。但也是沉痛感慨语。而且,何尝不是透彻感慨语?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并非人人得能获致。杨慎的人生感受实在太多太深,他以一个宦家子弟高中魁首,也曾春风得意好一阵。可转头来,72岁高龄的生命却有35年被拘在边地戍所。太复杂太痛苦了倒会转化为简单:看透了人生,万事皆可以抛开。诚然,此种「透」是历经痛彻入骨、心力交瘁之后的自然境界,「转头空」其实是愤慨的,无非是愤火白炽已没色焰。「青山依旧」是时空转换中的不变,「几度夕阳红」则是流逝,是变。「古今多少事」没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逝去。杨慎愈老愈深悟到这一点,他以「白发渔樵」为化身,酒「浊」心「清」。「惯看」是看惯了习以为常了,于是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活了过来。所以,淡语、轻松语、超脱语,确也不是人人说得来,说得好,说得深刻的。淡语深刻,绝非文字技巧问题,但又非得凭借举重若轻的文字功力不可。看似漫不经意,往往就是所谓「无技巧」境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2-24 01:54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