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意思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1 04:25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11-20 20:34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11-20 20:46
《秋兴八首》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彩笔昔曾干气象注释:
【彩】文章也。从彡采声。仓宰切 文一 新附
【笔】秦谓之笔。从聿从竹。鄙密切〖注〗徐锴曰:“笔尚便疌,故从聿。”
【昔】zdic.net汉典
【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古寒切
【气象】;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11-20 22:39
彩笔昔曾干气象--。“彩笔”,比喻文才高超。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白头吟望苦低垂--结尾以当年才华横溢反衬今日才思枯竭,言外有无穷感慨。
  • 2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11-20 21:08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陂”。昆吾御宿,皆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辟的游猎场所,傍终南山而西,方三百里,跨有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县。“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紫阁峰”,在终南山寺之西,在县(今作户县)东南30里。紫阁,其形上耸如楼阁,太阳初升时,山呈紫色,故谓之“紫阁”。“?陂”(bēi),水池名,在县(今作户县)西5里,水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周长14里,水澄清而味美,故称“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陂,水池。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因为描写重在说“稻”之“香”、“梧”之“碧”,使人可以想见陂物产之丰、景色之美。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佳人”,指船上的歌女。杜甫《城西陂泛舟》诗云:“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亦指歌女而言。“拾翠”,语本曹植《洛神赋》:“或探明珠,或拾翠羽。”问,问遗、馈赠。诗人那次游陂,是和岑参兄弟一道去的,开始刮大风,黄昏时水面月出,所以继续游览。“仙侣”,指同舟游人。移,行,这里指泛舟。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彩笔”,比喻文才高超。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这一首是诗人回忆在长安时与友人同游?陂的情形。首联记游踪,即从长安出发,经过昆吾、御宿两地,再沿紫阁峰北面的山路而达于?陂。颔联以“鹦鹉粒”写?陂物产之丰,以“凤凰枝”写?陂景色之美。颈联记?陂泛舟中的盛事。结尾以当年才华横溢反衬今日才思枯竭,总结全诗,言外有无穷感慨。
在众多的杜诗选本中,对该组诗结构、用事、诗法、词句训诂、歧义断定,各家举证等方面,既详尽丰富,又有独到见解的,以萧涤非先生《杜甫诗选注》最佳。即前三首由现实(夔州)走向回忆(思长安),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由回忆(思长安)回到现实(夔州),详长安而略夔州。萧先生还认为从第五首起,都是前六句说长安、说过去,末二句才回到夔州,回到现在,都应在第六句分。
该诗所独具的“夔州--长安”的心理时空结构,前人已看出来了。浦起龙说,“首章八诗之纲领”,实拈“夔府”暗提“京华”。他特别着眼于该章的“他日”、“故园”,认为后七首云云……都在这四字中包举无遗。典型的是第二首,首联标明“夔府--京华”,以下诸句便在二地往返推移、流转:听猿--夔州,奉使--忆京;画省--忆京,山楼--夔州。末两句回归现实中漂泊的家园,而精神归属的家园北斗下的京华,是诗人生命皈依所在。作者这种心理时空焦点的两地流转,非常灵活自由,如第六章首句“瞿唐峡口曲江头”,竟超越了“万里风烟”,把夔州、长安两地对接起来,变万里为比邻,这种流转宛如现代意识流。
这种两地流转的心理时空结构,最早可溯源到《诗经?东山》。该诗从第二章起,在结构上每章以作为背景的实景开端(前4),中间是写想象、幻景(从第二章想象中家乡战乱后荒凉,到妻子具象(三章)再到第四章新婚场景),结尾又回到现实,以抒情结束。时间上展现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绾合家乡、征途两地。这一切,都是征人心理活动的产物。所谓意识流者,古已有之,并非舶来物,而《秋兴八首》用得最巧妙,最具独创性罢了。
结构是具体的,而诗中透出对中华气象的体悟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他是在陵夷时以大手笔写大繁华,写一个已经失落却还未完全冷却,也并不遥远的盛唐繁华梦。诸如“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的皇家气象;“珠帘绣柱”、“锦缆牙樯”的壮丽图景;“佳人拾翠”、“仙侣同舟”的太平景象,既历历在目,又是一场幻梦。而眼前现实却是皇舆播迁、侯门易主、衣冠变幻。在盛衰遽变中他隐隐感到唐王朝根基动摇,感到历史的荒谬、人生价值的颠倒。“自古帝王州”也保持不了永久的繁华。自己当年虽曾“彩笔昔曾干气象”,如今却孤独到“江湖满地一渔翁”。在“每依北斗望京华”的苦恋、“日日江楼坐翠微”的反思之余,只能细细咀嚼昔日的风光,在盛衰今昔的巨大背景和心理反差中,只能“白头吟望苦低垂”而已。在这场幻梦中,老杜不仅对唐王朝盛衰引起哲理性思考,更感到人生变幻无常,价值颠倒,荣华难恃。全诗结尾“苦低垂”三字值得玩味,此中体悟应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生命体验尽在不言中了。写律诗一般的都脱不了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套,但这一首描写?陂景物,一直到了末句:“白头吟望苦低垂”才用转笔作结。这种写法,在唐宋诗人所作绝句中偶亦有之。但是在律诗里则很少见。杜甫能辗转格律之中而不为其所拘。
  • 3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11-20 21:00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彩笔”,比喻文才高超。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