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耳部保健操都有哪些?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02:32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1-24 08:22
耳部保健操都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1-24 09:42
鸣天鼓:双手掌心紧迫耳朵孔,中指食指放在头后枕部轻轻叩击,使耳内隆隆如闻鼓声,每次叩击36下。
扫耳廓: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将耳背向前推擦,反复做18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
摩耳轮:用食指拇指沿耳廓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致耳廓发热。
按鼓膜:双手食指轻轻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封闭后突然拔出或者双掌掌心紧压耳廓后突然拔开,可感到鼓膜活动及耳内蹦蹦作响,每次20下。
揉耳垂:以双手食指,拇指肚分别揉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回复原型,重复10次。
按听宫:以双手食指肚在张口时按压耳前凹陷处的听宫穴,按压3秒后放开,反复20次。
大概就这些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24 11:13
震耳   体姿:不限。   1 双手举起使手掌心对外耳道,掌根在耳垂的下方,第五掌骨在耳前腮腺位,其余指尖的掌侧贴于耳上发际内(附震耳插图1)。   动作:   2 各指尖在原位不动,而使手的其它部位都抬离原位,使掌根部离耳约5~10公分,手抬离耳时动作要快,会形成一股抽吸的作用力为最佳(附震耳插图2)。   3 同样要再稍用力,使全手快速地压向耳朵,会将掌心空气推向耳膜,使耳膜受被动作用力。手的位置可自行调整,以自己感觉对耳内具有最大震动力为佳。   4 每次当手压向耳朵时要尽量快些、严实些,并保持按压1~2秒再快速抬手,如此手掌一抬一压使全耳震动,共作20~100次。   作用:   1 同压屏,作用不如压屏深,因此对鼓膜及耳咽管的作用不如压屏强,但比压屏范围广泛,两者可相辅相承互补互增。   2 防治外耳、中耳、内耳慢性炎症提高听力:动作使全耳壳、耳根及耳周围组织包括血管神经等都受震动,耳膜亦被气浪带动,中耳、内耳也受被动震荡,因此可防治各种耳病并提高听力。   3 提高腮腺、颌关节、面神经、牙等功能:由于颌关节、颌骨、腮腺、面神经都被同步震动,可同时防治这些部位的退行性病。   压屏   道具:准备水或饮料一杯,并含一口水在口中。   体姿:坐、立、卧均可,头正眼看上远方或闭目养神,挺胸收腹自然呼吸,下肢可随意,或同时作力所能及的其它动作。   动作:   1 双手握拳举起,食指伸出拳外,放在同侧耳屏上,其余指拳曲,以不妨碍食指动作为准。   2 食指尖快速推压耳屏,使耳屏快速将外耳道完全封闭,外耳道突然缩短,稍停约半秒钟(附压屏插图1)。   3 后将食指尖快速抬离,耳屏软骨必立即回弹(附压屏插图2),正常耳朵在耳屏回弹时常可听到耳道内发出“嘣、嘣”回弹共震声,听到此声说明耳功能已在改善。   4 如此一压一松连续进行20~100次,每进行5~10次,应同时作下文将介绍的“吞咽”动作,吞咽口中的少量水,无条件饮水可仅作吞咽、咀嚼动作或不出声的自言自语状。   5 最好在动作完成后,作几次下面将介绍的“憋气”动作,更会提高总体效果。   作用:   1 推压鼓膜震动听骨链:快速推压耳屏关闭外耳道,原外耳道内的空气被突然压缩,这压力必向内推压鼓膜,使鼓膜稍微内陷,并通过鼓膜的震动,将这压力直接传递到和鼓膜相接排成链状的三块小听骨,以及与听骨链连接的内耳、听神经等,而使它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被动运动,减缓衰退并使听功能改善。   2 防治鼓膜内陷听力衰退:当食指突然离开耳屏,加于耳屏压力突然消除,随耳屏的迅速回弹,耳道内压力突然减低,耳中的鼓膜立即向外回弹,就像房间的门慢慢、轻轻地开关,房内无明显感觉,如用力快速一开一关推动房门,房间内必有明显气流回荡,这样必然造成鼓膜不断被动运动,而使功能加强。因此,压屏形成的正负压力,促进外耳道、鼓膜、中耳、听骨链、内耳、听神经等都在作被动运动,而使功能提高,防治鼓膜内陷,减缓听力衰退,控制耳鸣、重听、耳聋。   3 防治眩晕:内耳的功能之一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内耳迷路中的内、外淋巴管路水肿,往往能造成眩晕,压屏也在间接活动内耳,震动其中的淋巴系统,因此有防治眩晕、美尼尔氏症候群等内耳迷路疾病的作用。   4 疏通耳咽管:鼓膜位置在外耳和中耳之间,鼓膜的内侧叫中耳,中耳和咽喉之间有一条通道叫耳咽管,鼓膜正常的先决条件是外耳道和耳咽管两边压力均衡。如果耳咽管因炎症变窄或堵塞,口咽侧给予鼓膜的压力变小,外耳道侧压力相对增大,必造成鼓膜内陷听力失聪。   当人们坐飞机在起降之际,坐汽车在山区升降过快时,或坐地铁穿经海底隧道等因压力突变,鼓膜两侧失去平衡,均可觉耳部不适,甚者出现疼痛,婴幼儿则会哭闹不安。当处于这种情况时,如果进食、饮水、或口舌嚼动,使耳咽管部有所运动,可减轻或防止这些症状的出现。这些症状是因急性鼓膜失衡所致,如果促使耳咽管周围组织运动,就能改变结果,因此在压屏同时,进行吞咽必促使耳咽管周围组织收缩运动,利用从咽喉侧向耳膜递送的压力,期望因增加耳咽管、鼓膜的被动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分泌物、堵塞物松动,以争取吸收或排除异物,使鼓膜恢复弹性、光滑,促使鼓膜两侧的压力趋向平均,这不仅能防止听功能衰退,并有可能争取已衰退的听力复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