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5:52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1-02 18:08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02 18:49
问题一: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而当今社会的幼儿家庭成员,由于教育观念的问题,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倾向于智力投资,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争执,发生攻击性行为等任性自私、不守规则的表现。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以及更加长远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必须从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的培养,建立规则意识,逐步明白规则既方便别人,又方便自己。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学初,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上课、游戏、吃饭、睡觉-----,在对孩子的行为作为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我班孩子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 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二、 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有些幼儿的控制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 、 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子违规的比例略高于女孩子。
以上所述的情况给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我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为此,结合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意见》和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我为本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则,如: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能公正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分辨是非等。同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理解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下课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后收好不用的书、作业本等,再把下节课需要的书、学具准备好以后才能玩;加餐、盛饭时从左到右依次排队的规则能让孩子们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铺的孩子只能坐着穿脱衣服,不能带尖利玩具到......余下全文>>问题二:什么叫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就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一、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
将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执行规则,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基本策略。幼儿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一天的生活当中,上下楼、如厕、盥洗、进餐、午睡等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规则,培养幼儿规则意识,首先应该让幼儿知道,规则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了解并遵守。由于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要细致,要明确、要有耐心,要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印象,要给孩子养成的时间,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地累积,结合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孩子做到持之以恒。再有,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或将规则编成小儿歌,或设立各种主题的小评比,调动幼儿内在因素,激发幼儿的上进心,逐步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如:进餐时的“文明餐桌”、午睡时的“安静宝宝”。逐步在一日生活中树立幼儿规则意识。
二、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期是一个人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培养中,充分利用幼儿的各类游戏,将幼儿的规则学习与培养有机地融入于幼儿的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规则,巩固规则。
如:表演游戏“公共汽车”,幼儿扮成年龄、身份不同的乘客,在有情景的社会性游戏中,幼儿模仿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行动,体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实践着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幼儿在反复的游戏中了解了乘车的规则与礼仪,并逐渐会把社会的规则要求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进而迁移到生活当中去。区角游戏中,利用环境暗示法,让环境说话,让环境的设置告诉幼儿参与这个游戏应遵守的规则,如用插卡标志,限定游戏人数;用安静图标,告诉大家要安静等,这种环境暗示没有任何的强制、命令和压抑,可以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三、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之一。我们在幼儿生活学习的活动室、游戏场、走廊、楼梯根据需要巧妙地利用标志、符号、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已有常规,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上下楼梯的小脚印,形象地提醒幼儿上下楼梯走右边;楼梯转台的不要拥挤的图片,告诉幼儿上下楼梯不拥挤;饮水机前的等待线,告诉幼儿喝水时不拥挤,要会等待;幼儿物品的摆放标志,告诉幼儿物品取放要归位;游戏场上的安全文明游戏图片,提醒幼儿玩耍时不奔跑,以及大型玩具的正确玩法……这些标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天天看到,这些标志不仅在无声地提醒孩子,同时,看到这些标志,幼儿也会互相提醒,按标志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很好地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四、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社会生......余下全文>>问题三:怎样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而当今社会的幼儿家庭成员,由于教育观念的问题,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倾向于智力投资,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争执,发生攻击性行为等任性自私、不守规则的表现。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以及更加长远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必须从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的培养,建立规则意识,逐步明白规则既方便别人,又方便自己。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学初,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上课、游戏、吃饭、睡觉-----,在对孩子的行为作为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我班孩子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 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二、 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有些幼儿的控制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 、 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子违规的比例略高于女孩子。
以上所述的情况给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我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为此,结合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意见》和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我为本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则,如: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能公正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分辨是非等。同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理解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下课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后收好不用的书、作业本等,再把下节课需要的书、学具准备好以后才能玩;加餐、盛饭时从左到右依次排队的规则能让孩子们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铺的孩子只能坐着穿脱衣服,不能带尖利玩具到......余下全文>>问题四: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总是对她百依百顺,我觉得这样不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做? 首先,不难体会为人父母的心情,现在都是一个孩子,谁不想让孩子过的幸福快乐,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可是,如果家长一味宠爱、溺爱、迁就孩子,则将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性格,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难以养成独立的人格,缺乏自信心,且容易产生挫败感;同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更趋向于自私、自我、甚至蛮横的对人处事态度,缺少责任心。建议家长从以下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一、生活安全类: 当孩子尝尝瓶子里的药丸什么滋味,想自己切水果,过马路时一个人往马路对面跑,研究一下电源插头长什么样……这些违背安全常规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处理呢?某些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如可能误吃药、触电、烫伤等。父母在阻止危险行为的时候需要解释原因,这种解释可能要重复无数次,可能需要花心思、想办法,用孩子能理解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危险,认识到后果是什么,在父母不在场的时候也能有自己的判断。某些危险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已经不是危险了。如过马路、使用剪刀、插拔电源等。父母可以参照大部分同龄儿童的表现,判断孩子是否有能力独立做这些事,并且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并且给孩子练习的机会。 在课堂上,老师在教孩子一种规则时,一般要经历3步。首先模拟一个危险行为,以及相应的后果,让孩子们认识到危害;然后呈现正确的行为,让孩子们认识到好处;最后营造情境,让孩子自己判断该怎么做。在随后的课堂上,老师会继续提醒孩子,直至孩子养成好习惯。二、社交礼仪类: 孩子吃饭时把脚放在餐桌上,孩子在墙上画画,孩子往地上吐口水,说脏话,抢别人东西……这些违背基本社交礼仪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孩子刚开始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因为孩子不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哪些不是,因此父母必须了解:最初,孩子并不是故意的。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发脾气。在制止孩子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选择。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画板是专门画画的地方,你可以在那儿画。”有时候,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和愤怒,孩子很想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能控制什么。当孩子发现自己说一句脏话可以让父母暴跳如雷的时候,说脏话就变成了一种游戏,其实孩子并不明白脏话的意思。如果父母能忽略孩子故意说的脏话,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发现自己说的脏话没有任何效果,就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无聊了。换句话说,对这种情况,“冷处理”比唠唠叨叨效果好。 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需要持续不断的培养,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的时候,不能时而管、时而不管,这个人管的很严,那个人只是随口说说。在瑞思,老师们会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在课堂和家庭的表现,并且把一些课堂上教导孩子的方法教给家长。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父母就能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性。父母在执行这些管理的时候和学校尽量保持标准一致,孩子自然就很容易理解和遵守这些社会规则。 最后,建议家长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初步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原则: 认识、并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存在,家长的角色不是操纵者,孩子不是玩偶、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的人;因此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平等,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是不同的,而大部分的行为表现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不是‘成人’。因此要在不同孩子发展的不同时期,家长在家里要予以相对的引导和教育。比如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诸如过马路不能乱穿,在教室里要安静听讲,电和火是不能玩儿的这样的事情,还处于探究......余下全文>>问题五: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 1自定班规,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班规
如果只向学生讲规则意识没有他们的亲身体验,规则意识是树立不起来的。为使学生从思想上尊重规则,发挥学生在规则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什么叫规则。这样做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表现得非常出色,相对来说总结地比较全面,在这里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会反思自己行为的意识。诸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在公路上玩耍,红绿灯的作用等此类的交通规则小学生能够自己提出来。他们经过讨论,游戏规则也总结得比较好。通过全班讨论,教师整理再逐条念给学生表示确立,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使规则由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需要,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自我教育,由他律变成自律。让小学儿童自己制定班规注重的不是他们制定的班规有多全,多好,而是注重参与的过程,让儿童亲自参与制定班规这件事比儿童们制定的班规怎么样更有价值。比如我们班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这样几条:(1)每天佩戴红领巾。(2)课堂纪律,发言应该举手,一个一个有序地说。(3)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4)早餐及喝牛奶自觉排队,不插队。(5)出操要讲究队列纪律,这样才能做到静齐快,提高出操效率。(6)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7)课间活动的时候遵守秩序,不在走廊、楼梯上奔跑、打闹。(8)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9)放学排路队,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注意避让车辆。
2从活动中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是幼小衔接的阶段,幼儿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时,小学生以游戏为主,到了小学要从“游戏人”变成“学习人”角色的转换。小学低年级儿童进入一、二年级后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认识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转型阶段给予帮助,多提供些活动的机会让儿童来发展自己的思维。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个特殊的阶段,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培养小学儿童的规则意识。变硬性的说教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规则进行讲解,加强认知的引导。比如培养课间活动要守秩序,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就让学生在下课时大家一起跑向教室门口,你抢、我挤,大家挤来挤去,结果谁也出不去,这就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无秩序、无纪律就是没有自由。每个学生在这种实际情境的经历过程中就能产生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再把感受上升到理念,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也能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反复多次的行为逐渐就能内化为内在需要,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3创造环境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
规则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对规则的崇尚与遵守就一个人而言,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一个班级而言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就一个学校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就一个团体而言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在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因此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最好条件。
4树立榜样,在愉悦中培养小学儿童的规则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精神奖赏的功效远远大于物质奖赏的功效,对于同学们遵守规则做得好的地方,我们要大力宣传,表扬,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榜样的挖掘和学习是不可忽视的。在遵守规则方面,注意把遵守规则好的同学作为榜样的学习,一方面,使榜样感到了受表扬的愉快,另一方面让普通学生形成只要认真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表扬的意识。儿童模仿榜样存......余下全文>>问题六:如何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案例和分析 如何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1、 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外部客观的东西自觉“内化”为自己内部主观的东西。通过促进内化进程,提高内化效果,“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严格约束,规范训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
如:学校规则的训练:在楼道里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说笑打闹;课间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学会休息和游戏。
4,、教师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讲明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进行右行礼让、慢步行走的训练;教给孩子一些有趣的游戏。发现好的课间活动形式向学生推荐。
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成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弱,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不断地提醒、监督,帮助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明确、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这样,予学生、予社会都有好处,我们才可以构建真正和谐有序的社会。问题七:怎样培养孩子自律和规则意识 任何运动都有规则,如何取得成果需要一些固定的模式和技巧,这需要孩子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而在一些规则性比较强的运动中,孩子会慢慢发现,自律可以帮助自己更接近成功。
妈妈网育儿专家建议,父母应该这样做:
1.坚信熟能生巧,鼓励孩子多练习。
2.指出并表扬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3.当孩子失落的时候鼓励孩子坚持
开学初,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上课、游戏、吃饭、睡觉-----,在对孩子的行为作为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我班孩子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 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二、 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有些幼儿的控制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 、 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子违规的比例略高于女孩子。
以上所述的情况给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我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为此,结合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意见》和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我为本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则,如: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能公正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分辨是非等。同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理解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下课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后收好不用的书、作业本等,再把下节课需要的书、学具准备好以后才能玩;加餐、盛饭时从左到右依次排队的规则能让孩子们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铺的孩子只能坐着穿脱衣服,不能带尖利玩具到......余下全文>>问题二:什么叫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就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一、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
将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执行规则,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基本策略。幼儿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一天的生活当中,上下楼、如厕、盥洗、进餐、午睡等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规则,培养幼儿规则意识,首先应该让幼儿知道,规则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了解并遵守。由于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要细致,要明确、要有耐心,要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印象,要给孩子养成的时间,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地累积,结合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孩子做到持之以恒。再有,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或将规则编成小儿歌,或设立各种主题的小评比,调动幼儿内在因素,激发幼儿的上进心,逐步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如:进餐时的“文明餐桌”、午睡时的“安静宝宝”。逐步在一日生活中树立幼儿规则意识。
二、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幼儿期是一个人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培养中,充分利用幼儿的各类游戏,将幼儿的规则学习与培养有机地融入于幼儿的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规则,巩固规则。
如:表演游戏“公共汽车”,幼儿扮成年龄、身份不同的乘客,在有情景的社会性游戏中,幼儿模仿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行动,体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实践着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幼儿在反复的游戏中了解了乘车的规则与礼仪,并逐渐会把社会的规则要求变成自己的主动行为,进而迁移到生活当中去。区角游戏中,利用环境暗示法,让环境说话,让环境的设置告诉幼儿参与这个游戏应遵守的规则,如用插卡标志,限定游戏人数;用安静图标,告诉大家要安静等,这种环境暗示没有任何的强制、命令和压抑,可以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三、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之一。我们在幼儿生活学习的活动室、游戏场、走廊、楼梯根据需要巧妙地利用标志、符号、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已有常规,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上下楼梯的小脚印,形象地提醒幼儿上下楼梯走右边;楼梯转台的不要拥挤的图片,告诉幼儿上下楼梯不拥挤;饮水机前的等待线,告诉幼儿喝水时不拥挤,要会等待;幼儿物品的摆放标志,告诉幼儿物品取放要归位;游戏场上的安全文明游戏图片,提醒幼儿玩耍时不奔跑,以及大型玩具的正确玩法……这些标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天天看到,这些标志不仅在无声地提醒孩子,同时,看到这些标志,幼儿也会互相提醒,按标志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很好地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四、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社会生......余下全文>>问题三:怎样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而当今社会的幼儿家庭成员,由于教育观念的问题,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倾向于智力投资,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争执,发生攻击性行为等任性自私、不守规则的表现。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以及更加长远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必须从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的培养,建立规则意识,逐步明白规则既方便别人,又方便自己。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学初,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上课、游戏、吃饭、睡觉-----,在对孩子的行为作为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我班孩子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 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二、 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有些幼儿的控制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 、 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子违规的比例略高于女孩子。
以上所述的情况给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我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为此,结合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意见》和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我为本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则,如: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能公正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分辨是非等。同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理解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下课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后收好不用的书、作业本等,再把下节课需要的书、学具准备好以后才能玩;加餐、盛饭时从左到右依次排队的规则能让孩子们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铺的孩子只能坐着穿脱衣服,不能带尖利玩具到......余下全文>>问题四: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总是对她百依百顺,我觉得这样不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做? 首先,不难体会为人父母的心情,现在都是一个孩子,谁不想让孩子过的幸福快乐,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可是,如果家长一味宠爱、溺爱、迁就孩子,则将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性格,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难以养成独立的人格,缺乏自信心,且容易产生挫败感;同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更趋向于自私、自我、甚至蛮横的对人处事态度,缺少责任心。建议家长从以下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一、生活安全类: 当孩子尝尝瓶子里的药丸什么滋味,想自己切水果,过马路时一个人往马路对面跑,研究一下电源插头长什么样……这些违背安全常规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处理呢?某些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如可能误吃药、触电、烫伤等。父母在阻止危险行为的时候需要解释原因,这种解释可能要重复无数次,可能需要花心思、想办法,用孩子能理解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危险,认识到后果是什么,在父母不在场的时候也能有自己的判断。某些危险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已经不是危险了。如过马路、使用剪刀、插拔电源等。父母可以参照大部分同龄儿童的表现,判断孩子是否有能力独立做这些事,并且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并且给孩子练习的机会。 在课堂上,老师在教孩子一种规则时,一般要经历3步。首先模拟一个危险行为,以及相应的后果,让孩子们认识到危害;然后呈现正确的行为,让孩子们认识到好处;最后营造情境,让孩子自己判断该怎么做。在随后的课堂上,老师会继续提醒孩子,直至孩子养成好习惯。二、社交礼仪类: 孩子吃饭时把脚放在餐桌上,孩子在墙上画画,孩子往地上吐口水,说脏话,抢别人东西……这些违背基本社交礼仪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孩子刚开始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因为孩子不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哪些不是,因此父母必须了解:最初,孩子并不是故意的。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发脾气。在制止孩子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选择。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画板是专门画画的地方,你可以在那儿画。”有时候,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和愤怒,孩子很想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能控制什么。当孩子发现自己说一句脏话可以让父母暴跳如雷的时候,说脏话就变成了一种游戏,其实孩子并不明白脏话的意思。如果父母能忽略孩子故意说的脏话,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发现自己说的脏话没有任何效果,就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无聊了。换句话说,对这种情况,“冷处理”比唠唠叨叨效果好。 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需要持续不断的培养,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的时候,不能时而管、时而不管,这个人管的很严,那个人只是随口说说。在瑞思,老师们会经常和家长沟通孩子在课堂和家庭的表现,并且把一些课堂上教导孩子的方法教给家长。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父母就能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性。父母在执行这些管理的时候和学校尽量保持标准一致,孩子自然就很容易理解和遵守这些社会规则。 最后,建议家长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初步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原则: 认识、并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存在,家长的角色不是操纵者,孩子不是玩偶、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的人;因此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平等,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是不同的,而大部分的行为表现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不是‘成人’。因此要在不同孩子发展的不同时期,家长在家里要予以相对的引导和教育。比如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诸如过马路不能乱穿,在教室里要安静听讲,电和火是不能玩儿的这样的事情,还处于探究......余下全文>>问题五: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 1自定班规,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班规
如果只向学生讲规则意识没有他们的亲身体验,规则意识是树立不起来的。为使学生从思想上尊重规则,发挥学生在规则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什么叫规则。这样做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表现得非常出色,相对来说总结地比较全面,在这里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会反思自己行为的意识。诸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在公路上玩耍,红绿灯的作用等此类的交通规则小学生能够自己提出来。他们经过讨论,游戏规则也总结得比较好。通过全班讨论,教师整理再逐条念给学生表示确立,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使规则由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需要,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自我教育,由他律变成自律。让小学儿童自己制定班规注重的不是他们制定的班规有多全,多好,而是注重参与的过程,让儿童亲自参与制定班规这件事比儿童们制定的班规怎么样更有价值。比如我们班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这样几条:(1)每天佩戴红领巾。(2)课堂纪律,发言应该举手,一个一个有序地说。(3)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4)早餐及喝牛奶自觉排队,不插队。(5)出操要讲究队列纪律,这样才能做到静齐快,提高出操效率。(6)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7)课间活动的时候遵守秩序,不在走廊、楼梯上奔跑、打闹。(8)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9)放学排路队,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注意避让车辆。
2从活动中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是幼小衔接的阶段,幼儿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时,小学生以游戏为主,到了小学要从“游戏人”变成“学习人”角色的转换。小学低年级儿童进入一、二年级后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认识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转型阶段给予帮助,多提供些活动的机会让儿童来发展自己的思维。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个特殊的阶段,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培养小学儿童的规则意识。变硬性的说教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规则进行讲解,加强认知的引导。比如培养课间活动要守秩序,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就让学生在下课时大家一起跑向教室门口,你抢、我挤,大家挤来挤去,结果谁也出不去,这就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无秩序、无纪律就是没有自由。每个学生在这种实际情境的经历过程中就能产生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再把感受上升到理念,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也能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反复多次的行为逐渐就能内化为内在需要,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3创造环境培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规则意识
规则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对规则的崇尚与遵守就一个人而言,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一个班级而言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就一个学校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就一个团体而言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在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因此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最好条件。
4树立榜样,在愉悦中培养小学儿童的规则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精神奖赏的功效远远大于物质奖赏的功效,对于同学们遵守规则做得好的地方,我们要大力宣传,表扬,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榜样的挖掘和学习是不可忽视的。在遵守规则方面,注意把遵守规则好的同学作为榜样的学习,一方面,使榜样感到了受表扬的愉快,另一方面让普通学生形成只要认真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表扬的意识。儿童模仿榜样存......余下全文>>问题六:如何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案例和分析 如何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1、 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外部客观的东西自觉“内化”为自己内部主观的东西。通过促进内化进程,提高内化效果,“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严格约束,规范训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
如:学校规则的训练:在楼道里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说笑打闹;课间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学会休息和游戏。
4,、教师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讲明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进行右行礼让、慢步行走的训练;教给孩子一些有趣的游戏。发现好的课间活动形式向学生推荐。
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成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弱,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不断地提醒、监督,帮助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明确、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这样,予学生、予社会都有好处,我们才可以构建真正和谐有序的社会。问题七:怎样培养孩子自律和规则意识 任何运动都有规则,如何取得成果需要一些固定的模式和技巧,这需要孩子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而在一些规则性比较强的运动中,孩子会慢慢发现,自律可以帮助自己更接近成功。
妈妈网育儿专家建议,父母应该这样做:
1.坚信熟能生巧,鼓励孩子多练习。
2.指出并表扬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3.当孩子失落的时候鼓励孩子坚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